緋紅之月 作品

第183章 軍人們的煩惱(四)


王永江沒有英俊的外表,也沒有特別高挑的身材。在普遍剃鬚的短髮的東北政府風氣下,他也沒有刻意要保留濃密的鬍鬚,這位47歲的中年男子看上去幹淨利落。

在飯桌上,王永江很是自然。畢竟何銳要的菜分量不大,如果和滿清官場上的規矩,王永江就可以不吃了。而王永江聽說,何銳很不喜歡滿清官場的風格。

果然,就見何銳對吃飯並無興趣,所以吃的很是隨意。下筷子多的,是調料味道重一點的菜色。

年近五十,王永江早已經被人生經歷磨鍊的沉穩。雖然各種想法,卻用著與何銳一樣的態度,與何銳一起把飯菜一掃而空。喝完了蛋花湯,何銳端起水杯喝了一口,嘆道:“難道是賣鹽的被打死了麼?”

這下王永江才知道何銳覺得飯菜裡鹽放多了。不由得對何銳的心性有些佩服。以何銳現在的地位,吃到不和胃口的飯菜後,一言不發的起身。就算是非常有涵養的。當即罵幾句,不過是再正常不過。



但何銳這麼隱忍,王永江也有些擔心,端起水杯喝了一口,王永江向何銳說道:“主席,年輕同志們做事有些過於激烈,不過我在會議上說的話也有些過了。”

何銳端著水杯笑道:“沒有過。王行長是用優秀成年人的標準要求年輕同志,大家年輕,難免急功近利,此事是王行長做得對。”

王永江這才放下心來。畢竟王永江自己是舊政府的人,年輕同志們則是追隨何銳的一批人,兩者親疏不問可知。

心情放鬆後,王永江問了自己好奇的問題,“主席,那些俄國人想在這冰天雪地的冬天從貝加爾湖到海參崴,只怕一路上得死不少人。我只怕邊境上會出現些混亂。”

說完,王永江看著何銳的反應。就見何銳神色淡然,並沒有出現任何對俄國人的恨意。這雍容大度的神態著實與何銳30歲的年輕不太相符,何銳太沉穩了。

何銳挺贊同王永江發乎情止乎禮的態度,就答道:“王行長,幾十萬人被集體凍餓而死的事情,是一場人道主義災難。這不是天災,是人禍。我們身為人類的一員,不能對此事坐視不理。雖然現在歐美也在因為他們糟糕的個人衛生情況,每天幾十萬人病倒,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病死。但是我們依舊需要向全世界呼籲此事,對此不能坐視不理。”

王永江一點都不喜歡俄國人,對於俄國人遭殃也沒什麼興趣。更是清楚白俄的目的是為保住手裡的錢,就讓上百萬人冒著死亡的風險搞出這麼一場大遷徙。心中對於俄國臨時政府的前執政高爾察克很不以為然。

此時聽何銳完全不談從俄國人的災難中獲利,竟然還要為俄國人呼籲,不免訝異,“何主席,你真的要幫俄國人?”

何銳點點頭,“我對於俄國人沒什麼興趣,如果不知道此事,我也不會關注。但是既然知道了,就不能當作沒看到,這是做人的底線。我已經安排外事廳在歐美報紙上講述此事,並且會組織糧食供應,讓上百萬的逃離內戰戰場的俄國民眾們儘量能活下來。”

王永江不由得心生敬佩,和那幫滿心只想著充實東北銀行貴金屬儲備的年輕人相比,何銳真的是慈悲心腸。

“主席果然是做大事的人啊!”王永江感嘆道。

何銳並不是說說而已。就在他與王永江談話的同時,英國的《泰晤士報》,法國的《費加羅報》,除了戰敗的同盟國國家的報紙之外,何銳發動了在歐洲大戰期間有往來的各國報紙,刊登了新聞。

正如何銳對王永江講述的當下國際局勢,這場從美國爆發的1918年冠狀病毒大流行正在折磨著各國。最嚴重的1918年,美國各個政府能夠統計到的人口損失數據,10月一個月就死了20萬人。不僅僅是作為發源地的美國如此悽慘,歐洲各國同樣死了太多人。

不過1919年冬季大流感與前兩年相比好了不少,不少人只是病倒,恢復也比以前快得多。所以1919年的冬季,大部分美國工廠都正常開工,歐洲也差不多。工人們工作之餘,還是被這場大規模的死亡可能吸引了注意力。

不僅是歐美,在莫斯科的列寧同志也看到了報紙。此時在莫斯科的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也都看到了。見到自己的敵人面對這樣的絕境,不少中央委員心情不錯。那些感到遺憾的委員,大多數也只是遺憾於自己失去親自解決這幫頑固白匪的機會。

外交委員會主席越飛卻不這麼看,這位布爾什維克中的外交專家神色中有著憂慮,得知列寧也已經看過報道,越飛語調雖然遲緩,語氣卻很堅定“列寧同志,何銳對於白匪的態度很值得玩味。他在歐美報紙上發佈的新聞明顯是在討好歐洲左翼的社會民主黨,希望在那些人中留下良好的印象。但我不認為這麼做能讓何銳得到切實的好處。”

列寧並沒有立刻回答,他心中很認同越飛委員的判斷。左翼的社會民主黨們同情勞動人民,但是對於激烈革命本身帶來的傷亡則十分反對。而何銳在文章中呼籲防止即將爆發的人道主義災難,應該是非常合那幫左翼社會民主黨人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