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盾 作品

第79章 十二團營(第2頁)



    後來雖然又被廢止,但是在成化三年時當年的兵部尚書馬昂再次嚮明憲宗提議恢復十團營。朱見深在馬昂等人建議下,將十團營改組為十二團營,以此加強大明官軍的訓練、戰鬥能力。



    朱祁鈺不想耽誤時間,直接將最終結果擺在了面前。十二團營,各有側重點,其他軍種輔助的新團營制就將誕生了。



    經過一番商討,十二團營先從京營這十餘萬步卒中挑選人手搭起個架子,挑剩下來的軍卒也暫歸三大營,一併安排確認是清退歸於民還是退回原衛所。



    選中的軍卒以五十人為一隊,一人管隊,一人為副,兩隊設領隊官一人,為把總官,每千人置千總官一員,副千總輔佐。根據各團偏向不同,或三千人或五千人設置都指揮一員,副都指揮一到兩人。



    通過徹底的軍制改革,清退官軍中老弱吸收年輕人進入軍伍,廢除了一旦進入軍伍就終身為兵卒的定式,並給予有軍功、有文化的人安排“官家飯”。



    這種加強軍中文職人員參與的方式即強化了文武相制,以文制武或右武抑文都不符合一個國家良性發展的需要。



    朱元璋那個文盲自建國就實行右武抑文的國策,中央最高文職的六部長官品秩要低於五軍都督府長官。以大明國子監祭酒(校長)為例,品秩甚至比為皇帝管理馬政的太僕。



    而且這個乞丐出身的玩意對文人似乎有種發自內心的自卑轉化而來的鄙視,動不動就對大臣們實行廷仗,一旦開打那場面就是“血濺玉階,肉飛金陛”,好不宏偉~



    就這種“君之視臣如狗彘”的情況下,才出現了大臣上了一天朝能夠順利回府要彈冠相賀的荒唐景象。



    建文朝好,建文朝重文,建文建文可不就是建設文化嘛!可惜建文朝短命,靖難之後朱棣這個魔鬼皇帝上位再次恢復了祖制,將建文朝更定官制提升文人地位再次給打了回去。



    好在朱高熾、朱瞻基受到正統的儒家教育薰陶,學會了重用文臣。到了正統帝,因為朱祁鎮這個沖齡天子並不實際掌權,輔臣們得以有機會更多的增加文人在朝廷中的地位。



    自宣德朝起增加地方督撫的文職化比例,三年一次的科舉選官制運行,大明自洪熙、宣德時期開始從四面八方彙集文化人才往社會主要層面滲透文官制,中國傳統社會中官僚文職化也由此進入了歷史的“新高”。



    其中正統時期朱祁鎮最大的貢獻就在於其沖齡繼位,朝廷實際掌權者是幾位文臣組成的輔臣團隊。在這群文臣掌權的短暫時代中,首創了以文臣為總督官的歷史——宣德十年十一月,正統朝廷“升行在通政司左通政周銓為行在都督院右副都御史總督南京糧儲”。



    自此,開啟了正三品文官擔任地方總督,或正二品文官掛都察院官銜駐守地方總督某一事務的常態化運作。



    朱祁鈺順應需求,適時將文職摻入軍伍基層,並通過文化人的滲透向基層軍伍人員宣傳忠君愛國思想,通過教習官軍士卒識字增加全國的文化素質,以此提高整個國家的人均受教育水平。



    從此,讓當兵不再成為大明朝談之色變的苦差使,通過安排文人進入軍隊教書增加軍人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培訓,讓“入伍”成為更多年輕人走出背朝黃土面朝天困局的新途徑。



    軍隊的建設與訓練交給於謙這種鐵面無私的人抓總,再配上都御史王文、陳鎰經常往軍中提督,劉永誠隔三差五代表朱祁鈺到各營巡視監督,整個軍隊的風氣和素質能夠得到保證。



    “招募的民壯,先就地操練。”朱祁鈺沉思了片刻後說道:“之前不是任命了翰林院、都察院十數位官員往南方督辦募兵,爾後又各自任命了巡按差使嗎?有重疊的,或朝廷裡還有可遣派的,一併安排往各處挑選所募民壯來京營操練,選軍備用。”



    “回陛下,確有朱鑑、王文、楊鼎等二十餘位官員南下,如今多在浙閩各地督鹽道、漕運。”



    “鹽道…漕運……”朱祁鈺再次陷入沉思中。



    鹽、漕兩大國計民生的大項目,一向是歷朝歷代的重中之重。派出御史專司督辦鹽、漕,畢竟權力有限。



    於是,朱祁鈺說出心中疑惑,提意朝廷選派官員專設衙門、派遣官員總督鹽、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