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060章 草原鉅變(第2頁)

  但是餵養麻煩以及體型比中亞馬稍微矮小了一些,這在它的優勢面前完全不算什麼,畢竟以前的中亞馬餵養也同樣麻煩,但是大乾陸軍還不是死命的培育中亞馬,然後用來組建騎兵。

  如今,在中亞馬的基礎上,還融合了一部分蒙古馬的長途耐力,這對於目前的軍方來說,是非常的適合的。

  這種馬,對於目前的大乾來說,用處很大,可以勉強充當重騎兵的乘騎用馬,可以充當輕騎兵的乘騎用馬,可以充當炮兵的挽馬,可以充當運輸部隊的挽馬,也可以充當馱馬,基本上啥都能幹,每一樣雖然不算太優秀,但是都能用,算得上是萬金油馬匹了。

  大乾的騎兵,雖然說也有重型胸甲騎兵,但是數量太少了,大乾的騎兵主體,乃是輕騎兵,而輕騎兵對戰馬的體型需求不算太大,倒是對長途的耐力需求大一些。

  當然了,這個需求不大,是指再怎麼樣,也得有個一米四的肩高,那些一米二三的蒙古馬顯然是不合格的。

  再過來則是大量的役用馬了,西北馬也能勝任!

  相互結合之下,如今的大乾陸軍,對西北馬相當重視,要不然的話,也不讓全國的好幾大家大型馬場同時進行培育了。

  濟州馬場,就是最大,同時也是目前最為專業的西北馬繁殖、培育馬場。

  而大馬營馬場,他們的重心就是放在了中亞馬的繁殖,同時摸索著試圖培育出來新一代,更加優良的馬匹。

  西北馬、中亞馬,還有蒙古馬、西南馬,再加上阿拉伯馬,可以說目前的大乾卻是馬匹的種類是非常多的,高大的有,矮小的有,爆發力強的有,耐力好的也有,具體使用什麼樣的馬匹,得看具體的需求和環境。

  如果是重裝胸甲騎兵用馬,沒的說,必須是高頭大馬,爆發力強悍的。

  這樣的高要求下,其實現在大乾重騎兵普遍使用的中亞馬其實都差了點,中亞馬的普遍肩高一米四三,但是大乾陸軍的設想是,重裝騎兵的乘用馬,達到一米五以上的肩高才是比較理想的,如果能夠有一米五五的肩高那就更好了。

  只是很可惜理想很美好,現實更殘酷,目前大乾的中亞馬是達不到這樣的要求的,哪怕是純血的阿拉伯馬也只有少數優秀馬匹才能夠達到一米五。

  至於一米五五肩高,別想了。

  西北馬的話,那就更勉強了,西北馬的普遍肩高只有達到一米四,但是少數優秀馬匹也能夠達到一米四五,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只能是讓重騎兵減輕裝備重量,讓這部分少數的優秀西北馬勉強作為胸甲騎兵的乘騎用馬使用,只是效果肯定不好就是了。愛閱小說app閱讀完整內容

  如果是輕騎兵用馬,需要一定的體型和爆發力,耐力和易飼養什麼的也需要有一點點要求,因為需求量太大,繁殖以及餵養成本也不能太高,這樣的話新培育出來的西北馬就比較適合,性能和成本比較綜合,雖然都不咋地。

  中亞馬雖然貴了點,但也可以用,只不過綜合性價比就沒有西北馬這麼好。

  但是倘若以陸軍提出的理想標準來看,中亞馬那也是不夠用的,陸軍提出的理想標準是肩高需要達到一米四五,如果有一米五肩高更好。

  這基本上也是奢望,西北馬裡的少數優秀馬匹才能夠達到最低要求,至於理想要求一米五,那隻能是少數優秀的阿拉伯馬了,中亞馬都不行。

  如果是役用馬的話,陸軍倒是沒有提出太過苛刻的理想要求,基本上是馬就行。

  所以軍方倒是覺得蒙古馬又是比較適合了,耐力絕佳,餵養容易,成本低,用來幹髒活累活最適合了。

  至於說馬匹力量小了點,拉不動,多用幾匹就行了。

  西北馬也能用,就是用來充當役用馬有點浪費,綜合性價比比蒙古馬低一些。

  如果是在西南等山地地區作戰,其後勤役用馬使用西南馬就比較適合了,因為這種馬雖然矮小,但是爬山涉水太厲害了,而且耐力同樣厲害,也適應南方的氣候。

  具體環境和作戰需求的不同,對馬匹的需求也是不同的,這也是為什麼大乾各種馬匹都有進行大規模繁殖的原因。

  而大乾陸軍對上述的這些馬種,還是不太滿足的,尤其是對乘騎用馬,他們希望得到一種肩高普遍可以達到一米五五以上,爆發力強,耐力好,容易飼養,耐寒,耐熱,可以去高海拔,在低海拔也能用,最好還要兼顧乘騎和挽託的馬匹!

  所以這些年,陸軍方面一直都是沒有放棄蒐集各種馬匹的來源,尤其是從洋人口中得知,西歐以及北非那邊有著比較高大的馬匹後,正委託大乾西洋公司想辦法從北非和歐洲引進種馬和母馬,準備進行雜交培育。

  但是即便他們得到了歐洲和北非的馬匹進行培育,但是也別指望能夠得到他們理想中的戰馬了,那玩意暫時來說根本不存在,至少未來的幾百年內,都不可能出現!

  真等到技術發展可以培育出來了這種超級戰馬,估計那時候坦克都被淘汰了,還玩啥騎兵啊!

  乾元元年年八月,甘肅西寧,甘肅巡撫衙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