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華 作品

第三百九十四章 唯道恆存問長生(第2頁)

  “再然後,他的徒子徒孫借用他生前遺留的功法,也走到了那一步。引天劫,然後被劈死、燒死。

  “久而久之,他的功法無人修煉,稱作‘必死功’。”

  闢道之人,總會面臨種種質疑。

  修真之道最初,便因為恐懼、質疑,停滯了許久。

  後來,有人在懸崖下尋得“必死功”,尊其為師。並藉助懸崖地利度過築基劫數,成為第一位築基修士。

  “這……這些……都是前輩勘古出來的?”

  “連蒙帶猜。有些不準的,就靠自己腦補唄。但大體錯不了,第一個修真文明,並非仙人傳授,而是凡人自悟。至文明毀滅,也沒誕生仙人。金丹,便是他們的極致。”

  甚至西俠可以想象。

  一群築基修士摸索著創造功法,不斷走火入魔,總結經驗。

  百年、千年之後,第一位金丹修士出現。

  然後——

  又被天劫弄死了。

  經過不斷的經驗總結,可能死了十個、百個結丹的前輩,才有第一位結丹成功的金丹修士。

  再然後,是金丹九轉之道的研究。

  然後是死在三災之下。

  “我們當下的修士如果在那個時代,隨便一個金丹,不,假丹修士都能吊打那群大前輩。”

  直至一元文明毀滅,也沒誕生一位真正的仙人。

  “煉器文明和一元文明是承啟關係。據推測,一元文明的有些修真者活下來。將練氣之術傳給凡人,並告誡他們天劫兇險,不要輕易嘗試。後來,煉器文明就走上另一條道路。通過對先天赤文的研究,開啟外力煉寶的文明體系。

  “最終,在兩個道紀後,這個文明埋葬在東萊地下。”

  伏瑤軫聯絡結束,走過來:“師尊也在地下,正在往這邊趕。前輩,您所說的這些,三叔知道嗎?”

  “有部分就是他考證的。他還提出一個有趣的猜測:文明在不斷換代,本質就是在‘渡劫’。”

  楊岱:“渡劫?”

  “你見過螞蟻和蜜蜂嗎?這兩類蟲兒成妖,在蟻巢、蜂巢中會發生一些奇怪的現象。當蟻后、蜂王死掉,在某種無形力量的干涉下,巢穴誕生新的首領,繼續統率妖蟲。”

  伏瑤軫想起衡華的筆記:“族群意識?小六兒說過,群居動物成妖,真正成道、證道的,並非個體,而是整個族群意識。”

  “那麼,放眼整個東萊神洲。最大的群居動物是什麼?”

  人。

  凡人,修真者,共同存在的人族。

  “你三叔推測,文明的一次次毀滅與復興,實質上就是人族文明在嘗試證道渡劫。”

  一個文明還能證道?

  少年們面面相覷。

  “草木金石可成妖,山川河流能生魅,而人死之後的怨氣亦能成鬼。

  “一元文明數以千計、萬計的修士因為劫數死亡。他們的怨念,會不會誕生一個‘鬼’呢?”

  遙想白瑲水域,那才是幾百年的怨念。

  倘若一個文明,千年、萬年積蓄的執念形成靈性呢?

  “一個渴望生,渴望長存的精神集合。

  “祂沒有自己主觀的思維,卻包含眾多修士對證道成功的渴望。

  “每當修真文明毀滅,猶如蜂巢、蟻巢失去前進方向,便在倖存者中尋找合適的人,讓其引領新的修真文明。

  “仙人誕生的文明,咒術昌隆的文明,靈人大行的文明。以及我們現在——”

  修真,聞道求真,長生不死。

  對真理的執念,對長生的渴望,締造了一個推動文明發展的助力。

  而天地感知這個“奇怪的存在”,不斷落下劫數,將其推動的文明逐一滅殺。

  楊岱下意識看向伏瑤軫的眼睛。

  天降大任於氣運之子,那些引領時代的弄潮兒,莫非都是……

  “所以,我們如同蜂巢中的工蜂,僅僅是‘修真文明’證道的墊腳石?”楊岱喃喃自語。

  “瞎說八道!”西俠哈哈大笑起來,“你當我輩修行,求的是什麼?成仙證道,跳出紅塵。你當是隨便說說的?”

  “那個從最初文明誕生的精神,只是一份純粹的靈性。沒有智慧,沒有思維,唯有助力修真之道長存不朽的本能。只要自己強大,就能引來這份力量加持。那小子做出這個推測後,還嘗試利用陣法溝通。”

  伏瑤軫臉色劇變。

  世間最強大的陣法,莫過於象徵天的天宿星盤,象徵地的東萊山河,以及象徵人的合眾之力。

  但多少修士的力量加在一起,才能與天,與地等同?

  三才陣?四象陣……萬仙陣?

  縱然萬仙合力,又如何與天地二陣媲美?

  “三……三叔當年所指的‘人’,其實是六個修真文明的文明傳承?”

  “沒錯。那才是他作為陣法師,最強大的底牌。”

  西俠曾聽衡華老爹提及:先天靈性沒有善惡、沒有思維,唯有對長生的渴望,對修真之道的延續。

  在生死危機關頭,只要修士不放棄對生的渴望,就有可能引發奇蹟,得到那份力量的共鳴,從而絕地反擊。

  西俠當年還調侃道:你小子跟老婆廝混久了,你老婆那套“道法由心”的理論,卻是學了十成十。

  咔嚓——

  門扉開啟,看著前方通道,西俠迅速帶二人趕路。

  “你三叔還推測,如果未來東萊神洲有人踏入大道之門,跨出證道那一步。那麼,積蓄數個文明的長生執念,便會成為其助力。讓東萊,誕生第一位本土的證道者。

  “當然,這只是那小子個人的猜測。提出來後,就被一群老傢伙質疑了。”

  伏瑤軫沉默不語,她想到金霞天女。

  仙人,超脫紅塵。

  縱是文明更替,也與他們無關。

  為何他們仍執著於流轉在一個個文明?

  還有天女提醒:東萊神洲歷經八個道紀,五個文明,終於在這個文明擁有足夠的積累,足以誕生證道者。

  這足夠的積累,除卻數個修真文明積累的各種知識外,會不會也暗指,那份自一元文明千錘百煉而來的長生精神,終於足夠讓一位修士邁出證道那一步了?

  冷不丁的,楊岱發問:“太玄道聖怎麼說?”

  “他又不是東萊土著。不止他,伏家的祖先也沒資格利用這份力量。唯有東萊生長的人,才有資格繼承這份傳承數個文明的力量。

  “這就是勘古學中的‘傳承派’。伏家老三扔出揣測後,自己沒有證實,反而惹得一群人爭論數十年。

  “有人認為:所謂證道,是那個長生精神託生為人,從修真者一步步走向證道。或許,他此刻已轉生為一個十分早慧,通曉各種道法的天才。

  “有人認為,證道如養蠱。在積累足夠之後,修真界會誕生一大批天驕。通過競爭,最後有一人脫穎而出,繼承這份跨越數個文明的遺澤,成功證道。

  “當然,還有人認為‘修真文明’子虛烏有,都是狗屁。與其靠外力,不如學著太玄道聖那樣,自己獨力證道。當然,這就需要天書幫助。”

  西俠不斷抱怨著。

  他這些年勘古,越發感覺到勢單力孤。

  那小子雖然死了,可他留下的東西被人整理,竟形成一個類似道統、教派的奇怪組織。一群人團結起來進行勘古,收集“文明精神”可能存在的證據。

  而另一波人為了反駁,也積極展開勘古。

  在雙方鬥爭交鋒下,本就稀少的勘古人士幾乎都加入兩個勢力。西俠孤家寡人,不肯加入雙方勢力,甚至連交流有無的道友都快找不到了。

  畢竟,他勘古的目的,和那群人都不同。

  弘文閣主的目的是尋找起源,探索真相。他的想法影響一大批朋友,締造了現在的古怪局勢。

  而西俠,則是為第三個修真文明所出現的奇蹟——天書。

  混元金章在東萊神洲出世,藉助天書傳承,第三文明誕生仙人,開啟真正意義上的證道之路。西俠勘古的目的,就是尋找“混元金章”,以天書成就自己的道。

  至於什麼修真文明,他才不在乎。

  縱然文明成精成妖又如何?

  成仙,就跳出人間紅塵,脫離修真文明的範疇,成為與其平起平坐的存在。

  有天書傳承,也就不用窺伺那所謂由長生執念演化而來的先天精神之源,可以憑藉自己的力量邁向大道。

  這也是衡華老爹當年提出的另一個推測:

  當今證道,存在兩條路。

  一條是天書,唯有天書才能證道。

  以地典仙書成仙后,便無路可走。所以,凡仙人得道,最終仍要歸入天書道法。

  另一條是合道,通過修真文明的演化,成為整個文明的“道主”。作為領袖繼承那份傳承無數歲月的精神,從而推動自身跨入先天道門。

  在西俠眼中,衡華老爹招事的本事,不比伏衡華差。

  眼下,伏衡華不過鼓搗一些功法,弄一些千奇百怪的玩意。

  但他老爹當年提出“兩個證道,一個猜想”後,直接從天玄道臺外另立了一個門戶。

  天玄道臺內的種種道法研究、神通探索。歸根究底,都在天書範疇內打轉。

  其目的,都是自我成就,最終超脫證道。

  而衡華老爹的研究,是勘古求真,從修真文明的起源入手。尋找那個可能存在的“無形精神”,並以陣法將其拘束、掌控。

  什麼三災,什麼天劫,都是虛的。

  通過合道的方式,借用集體的力量締造一個足以證道的文明。

  再不濟,也能通過這份力量誅殺龍王。

  據西俠所知,衡華老爹死後,他那群友人和支持者,非但沒有停下研究。反而通過某處古遺址,構建了一個連天玄道臺都無法窺探的神秘法界,自稱“逐古人”。

  利用幾個古前文明的遺蹟,妄圖和天書道統別苗頭。

  西俠心道:衡華那小子瞎折騰,還自己研究天書?我倒要看看,他碰到他老爹留下的爛攤子,倒要怎麼處置。

  三人一番趕路,最終來到到伏丹維三人對峙的廣場。

  狂風捲動灰燼,層層環帶包圍著三人。

  縱然面對劫仙,伏丹維仍沒有退後,而是以指御劍,窺伺著出劍那一刻。

  “道兄,你真要為了一個不認識的人,與我相鬥?”

  兩位劫仙在風帶內交手。

  劍光與寶氣激盪,每當秦琳想要出劍教訓伏丹維,都被玄通上人以萬寶金霞攔住。

  他含笑道:“大家和氣些,莫要衝突,莫要衝突……在當下,還是顧著邪道為上。”

  西俠看到劫仙鬥法,不假思索扔出一道玉符。

  秦琳看到西俠,眉頭頓時皺起,小心避過玉符。

  啪——

  玉符在空中爆炸,卻沒有任何異常。

  “假的?”

  秦琳心中惱怒,可西俠又扔出一枚玉符,她仍不敢硬接,默默退讓。

  她清楚西俠身上有劫仙凝練的秘寶。

  若自己碰到,少不了被劫火灼傷。萬一引動自己的真靈火劫,那樂子就大了。

  “秦家大嬸!你就算為閨女出頭,這些年將老劉全家攆出南海,還不肯罷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