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筆丹青 作品

第四百一十章 原來是誤會啊;這緊箍咒是什麼名堂?

    師父被各路的女子、女妖精們覬覦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前些時日在這天竺國國都的時候,那公主不也說要嫁給師父麼,是要嫁給師父.還不是招贅。

 
    也是她家父王知道輕重,雖然一向寵愛自己的女兒,但也沒有因此失了志否則真要鬧起來,還不知道要弄出什麼風波。

 
    皇帝的眼光自然不一樣,而且還是一個胸懷大志的帝王,他們知道在什麼時候做出正確的選擇。

 
    就好比大唐派來天竺的專使王玄策,今日便受到了天竺國皇帝最高禮儀接待。

 
    王玄策不是第一次出使天竺了。

 
    如果說整個大唐中,對天竺最熟悉的人是誰,那無疑就是王玄策本人。

 
    “外臣王玄策,見過天竺國皇帝陛下。”

 
    天竺國雖然大,國主雖然也稱皇帝,但跟大唐朝與大唐天子比起來,還是要差了幾許的。不過王玄策也並沒有仗著自己是大唐使臣的身份,便目中無人。

 
    該有的外交禮儀,他一樣都不少。

 
    但不該受的委屈,他自然也是一點也不接受。

 
    三藏法師還未出長安時,他們是有過數面之緣的,但因為自己無心佛法,故而也只是等閒相交,算不得好友。

 
    那時候,三藏法師還遠沒有如今這樣的威名。

 
    但自三藏法師出了長安之後,一切就完全不同了。

 
    王玄策以朝散大夫之銜,司鴻臚寺少卿,專職與西域各國使臣打交道,這些時日可沒少跟西牛賀洲的各國打交道,從他們口中也得知了三藏法師的非凡之處。

 
    如今又被大唐天子加封禮部侍郎銜,一路也在幾國暫留,更是親身體會了一番三藏法師在西域各國的聲望。

 
    無人不知唐三藏,便無人不知中華之大唐,此乃真正國威也。

 
    即便是在那些還沒有跟大唐正式建交的西洲國家,王玄策也到了極大的禮遇。

 
    也讓他不禁感嘆:“這位三藏法師在長安時,藏得可真夠深了,若早知他有這般法力.或早該認真拜訪,若能切磋一二,那自然是最好不過。”

 
    大唐之武德充沛,自然不必多提。

 
    武將們就不用說了,上到肱骨文臣,下至尋常百姓,即便是天生身子骨文弱的,也能提起器械操練一番。

 
    那些在學堂之中看似文雅的文生們,除了在學識上爭鋒之外,劍法也絕不甘於人下。

 
    王玄策就是這樣一個文人,血氣旺盛,武德充沛妖邪鬼祟,不敢近其身。

 
    王玄策雖然沒有法力,但他自小修行人族血氣之力,練就得一身神行之法,血氣激盪之下,還能引動潛藏在身體中的人族血脈之力,腳下生風,故而亦有飛天遁地之能,路上的那些險山惡水,難以阻其前行腳步。

 
    這也是他為什麼能夠三番兩次出使天竺的原因之一。

 
    是以,即便是王玄策在路途上於各國停留,其實也沒有耽擱多少時間。

 
    “原來是誤會啊。”

 
    他的任務本就是來天竺國向天竺國皇帝問責的,也是這天竺國皇帝並沒有將三藏法師強留下,否則此番來的可能就不是他一個人。

 
    到時候玄鐵騎兵,馬踏皇城時.可沒有他這個使臣好說話。

 
    其實王玄策還躍躍欲試,頗有建功之心,若是天竺皇帝不知好歹他也不吝嗇讓天竺人,見識一下大唐武德。

 
    只可惜。

 
    當這位天竺皇帝將事情的原委講清楚之後,王玄策稍稍有些失望。

 
    不過這種事情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傳回來的消息只能看到表象,旁人如何能知道三藏法師與天竺皇帝私下裡都談了些什麼?

 
    卻也只能看到當日禁軍出城,要將三藏法師師徒一行抓回來的浩大舉動。

 
    天竺皇帝向王玄策表達了自己以及天竺國對大唐的善意,並且希望兩國可以積極建立和平友善的外交關係,互通資源文化。

 
    也是他們兩國相隔十萬八千里,幾乎不存在什麼衝突與糾紛,合作顯然是最明智的選擇。

 
    王玄策也是這樣的認為的,遠交近攻,這是老祖宗傳來的外交智慧,沒道理棄之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