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豸 作品

第四百零三章.混亂(上).


  ……

  ……

  如今,就在蘇州,因為倭寇之亂而家破人亡的百姓並不在少數,雖然為了封住百姓之口,官府也給予了他們一部分善後補償,但大仇未能得報、冤情不得伸張,些許補償與他們的損失相比更也是車薪杯水,百姓們心中自然是有些怨氣難舒。

  不過,在封建社會,百姓們的天性向來都是怯弱的,相比較由自己站出來抗爭命運,他們更期望憑空天降一位“青天大老爺”為自己作主,“告御狀”之類的事情,往往也只是戲文裡的故事,在現實中卻是少之又少。

  雖然,根據坊間傳聞,德慶皇帝如今就居住在滄浪亭之中,也表現出了一副願意“為民做主”的明君姿態,但因為心中的怯弱天性,以及地方官府的暗中警告,在最開始的時候,那些受了倭寇禍害的百姓們卻是完全沒有產生過“告御狀”的想法——對於百姓們而言,自己一個草民去見皇帝就已經是一件恐怖至極的事情了,更遑論是告御狀?至於倭寇之亂的種種損失,也只能怨自己倒黴。

  然而,百姓們雖然怯弱一些,但同樣是盲從的,從來都受不得撩撥。

  如此一來,在某些別有用心的勢力的暗中推動之下,不僅蘇州形勢發生了激變,德慶皇帝與周尚景的鬥爭,也是自此由暗轉明!

  ……

  一年之前,倭寇突襲蘇州,雖然蘇州城內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波及,但蘇州郊外、長江沿岸的漁家百姓們卻是受損嚴重。

  其中,受損最嚴重的地方,則是長江畔的三處村莊,一處名叫河上村,一處名叫西鄰村,還有一處名叫李家集。

  就在德慶皇帝離開了南禪寺滄浪亭的這一天,河上村卻是一副群情激奮的狀況。

  一大早,河上村的漁民百姓們就紛紛湧到村長吳守正的屋前,將房門堵了個嚴嚴實實,並大聲叫嚷著要與吳守正對質。

  見到村民們的舉動,吳守正自然是心中慌亂,尤其是他此時心中有鬼,見到了村民們的這般舉動,還以為自己的事情暴露了,不由大驚。

  原來,為了隱瞞倭寇霍亂蘇州的事情,蘇州官府也是花費了大力氣的,甚至不惜用銀子來封住百姓的言論——在倭寇之亂中,每一戶受損的人家皆可以得到一筆數目不菲的銀兩補償——其中,受到波及的人家可以得到一兩銀子的補償、死了人的門戶可以得到十兩銀子的補償、女人被糟蹋的人家可以得到三兩銀子的補償,至於百姓們的財產損失,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補償……等等等等,倒也算是考慮詳細。

  然而,如今的大明朝,貪官汙吏早已經成了拔除不掉的頑疾,“雁過拔毛”也成為了所有官員的本能,雖然蘇州知府周素海反覆嚴令這筆補償銀子一定要如數發放到百姓手中,但政令到了下面,終究還是變了模樣,以河上村為例,按理說應該領取七百六十六兩銀子的補償,但這筆銀子發到吳守正手中之後,卻只剩下了四百六十六兩,而吳守正拿到這筆銀子之後,更是先截留了六十六兩銀子,只發給了村民四百兩銀子,與官府最初給出的數字相比,竟是少了近半。https://

  這還是周素海千叮嚀萬囑咐的結果,事實上,若不是周素海的嚴令讓下面的官吏心有顧忌,這筆銀子最終能有兩百兩銀子發放到百姓手中就算是很不錯了。

  不過,即使如此,在封建王朝時代,百姓們因為各種天災人禍而受到損失之後,竟然還能得到官府的銀兩補償,即使數量不多,卻也算是天下奇聞頭一遭了,所以在最開始的時候,遇難的百姓人家皆是感恩戴德,周素海也算是勉強封住了悠悠之口,而吳守正雖然私下裡貪墨了六十餘兩銀子,卻也是心安理得、頗是篤定。

  畢竟,河上村的村民們,生活頗是封閉,大都只會打漁賣魚,沒幾個識字的,更沒人會去刻意打探官府的政令,雖然就住在蘇州城郊,但也很少有人進城,所以吳守正完全不擔心村民們會知曉自己私下截留銀子的事情。

  事實上,在村民們看來,他們所得到的補償已經足夠多了。

  然而,就在這幾天,也不知是誰傳出了消息,將官府補償銀子的明細標準全部列了出來,還將短缺的銀兩全都到了吳守正的頭上,稱是吳守正一口氣貪了村民們三百六十六兩銀子!

  如此一來,自然是引起了諾大的風波,村民們得知自己應得的補償銀子竟是少了近半之後,可謂是激憤滔滔,原本感恩戴德的心思再也不見,只覺得自己受了損失——畢竟,人心總是不足,銀子則是越多越好。

  幸好,吳守正擔任村長多年,威望尚存,而村民們也只是聽到了一些零碎流言,沒有確鑿的證據,所以吳守正還是勉強將這場風波壓制了下去。

  然而,就在今天,村民們突然堵在房外,大聲叫嚷著“吳守正出來”、“村長在哪裡快出來”、“村長我們有事情要問你”,吳守正還以為自己終於是事發了,卻是戰戰兢兢的躲在屋子裡面,完全沒有露面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