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牧閒 作品

第六百八十五章 救人救命!


  天亮了,潰口附近的江面上全是船!

  有漢武市航務處緊急召集的二十多條掛槳機船、小拖輪和小客船,有長江輪船公司連夜趕來的五條大拖輪和十條一千五百噸級的平板駁船。

  有漢武輪渡公司領導率領的八艘1000至1500客位的客渡船,有北湖江夏輪船總公司的鄂拖307船隊,有長航集團的船隊,有縣裡緊急召集的小掛機船,連附近的漁民都開著小漁船來了。

  放眼望去,比當年“捕鰻大戰”時濱江水域的船還要多,許明遠感覺全漢武的船估計有一大半在這兒。

  然而,潰口處水流湍急,潰口與垸內形成了吊坎,船隻無法進出。

  民垸內一片汪洋,至少有三十個村被淹!

  江堤上,黑壓壓一片,成千上萬逃到大堤上的群眾急待轉移。

  來自漢武的二十幾條機駁船發揮穩定性好、吃水淺、操作靈活的優勢,迅速靠上江堤,一船接著一船把堤上驚魂未定的災民轉移到錨泊在潰口上游三公里處的六艘甲板駁和輪渡船上,再由長航集團的船隊和輪渡將災民轉移去潰口上游二十多公里的潘家灣鎮。

  參與轉移災民的船隊,千方百計騰出艙位、騰出艙室,騰出一切可以站人的地方轉運災民。

  相比大堤上的災民,被困在垸內一片汪洋中的災民更多!

  別的船進不去,陵海預備役營和前來救援的其他幾支解放軍舟橋部隊的衝鋒舟、動力舟和救援艇能進去。

  小舟小艇成了救援的主力。

  許明遠把剛騰空出來的一段大堤作為“過駁點”,組織各搜救小組把衝鋒舟、玻璃鋼艇運到大堤上,放到垸內的水面上,開足馬力直奔附近能看到的房頂、樹冠,搜救沒來得及轉移到大堤上的群眾。

  事實上不需要搜,只需要救。

  被困的群眾太多,各小組駛出大堤不到一公里,只要能見著的房頂、樹冠和地勢較高的地方全有人。

  “同志們,不要急,不要擠,我們的衝鋒舟和玻璃鋼艇載不了太多人,老人小孩先上來!”

  “我們把老人小孩送上大堤就回來接大家,請大家不要害怕,也不用擔心,我們肯定會回來的,上級動員了一切能動員的力量來救大家!”

  “解放軍同志,麻煩你了。”

  “不麻煩,慢點。”

  “小朋友,坐好,抓住繩子。”

  許明遠那一組要救的群眾多到忙不過來。

  小魚和小顧這邊同樣如此,把幾個老百姓接上玻璃鋼艇,急切地說:“同志,前面還有更多人等著我們去救,你們人先上來,東西回頭再來運。”

  “解放軍同志,我只帶一個電視機行不行,我抱著!”

  “不行,人太多,我們又是小船,帶太多東西不安全,容易翻船。”

  “解放軍同志,求求你了。”

  “你先放在房頂上,水漲的沒那麼快,肯定淹不掉,我回頭幫你運回去。”

  ……

  家被淹了,值錢的東西不能再被淹,誰都想多帶一點走,可衝鋒舟和玻璃鋼艇太小,帶不了那麼多東西,況且現在救人要緊,身外之物只能回頭再說。

  一趟接著一趟的救,不到一個小時,水上搜救連就從“汪洋中”救出了五百多個群眾。

  負責救援的總指揮和兩位副總指揮進行了分工。

  總指揮是魚嘉縣的書記,負責指揮縣裡組織的人員和船隻展開救援。

  北湖省航務局的領導負責組織指揮省裡和漢武市召集的人員和船隊,漢武港監局袁副局長負責指揮長航系統的船隊。

  陵海預備役營不只是有長航系統一半股份,也是交通系統的預備役營,自然要接受袁局指揮。

  袁局沒呆在監督艇上,而是站在大堤上,舉起對講機指揮長航集團的船隊過來把陵海預備役營從垸內救過來的災民轉運走。

  楊政委站在袁局的身邊,焦急地問:“明遠同志,有沒有見著支援搶險的空軍官兵?”

  “沒有,我們的搜救範圍不到兩公里!”

  “行,趕緊去搜救吧。”

  許明遠等最後一個災民被長航系統的工作人員拉上堤,立馬扶著操縱桿調整航向,繼續去一片汪洋中“接”人。

  小魚這一組的效率也很高,加滿油迅速出發。

  他跟小顧剛駛出不到八百米,天空中突然傳來一陣轟鳴。

  抬頭一看,十幾架直升機從頭頂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