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966【這是井田制?】


趙匡栐命令步兵防守城池,讓孫可望帶著騎兵出去,掃蕩沿河擁有灌渠的土地。

反正逮著地主就殺,其餘百姓約束起來,不準離開原有村莊。

見漢人軍隊只殺貴族,工匠、佃農和賤民全都袖手旁觀。反正只是換個統治者而已,他們今後的命運不會改變,即便拼死幫助貴族打仗,打贏之後他們也沒啥好處。

輕輕鬆鬆,沿河三十里,孫可望只用了幾天便佔領。

趙匡栐的中學同窗、做過縣衙戶科科長的管憲,跑去河岸農村轉了一圈,整理資料來彙報:“殿下,鴻臚寺的資料太過粗略,臣已經大致瞭解此地原有農村情況。”

“說說看。”趙匡栐道。

管憲說道:“農村基礎治理機構是村社,一種叫米拉西村社,一種叫柴明達爾村社。”

“米拉西村社最為傳統,數百年前,朱羅王朝遷都太武(坦焦爾城)。這個王朝還算有所作為,把沿河農村編為村社,責令以村社為單位興修灌渠。朱羅王朝雖已覆滅,但這些村社卻保留下來,而且還推廣到全國各地。”

“這種米拉西村社,由一個或幾個村莊,管理者皆為婆羅門種姓。他們以宗族為紐帶,聯手掌握村社權力,而且沒有首領,遇到大事由幾個家族商量解決。”

“另一種柴達明爾村社,興起只有數十年時間。納亞克國王統治此地,把土地賞賜給軍官貴族。一個村就是一個村社,統治者皆為剎帝利軍官。”

“米拉西村社,類似大明的士紳鄉村。柴達明爾村社,類似大明的軍戶鄉村。”

“這裡,沒有地主!”

“沒有地主?”趙匡栐問道,“那我們在河岸鄉村殺的是什麼人?”

管憲解釋說:“我們殺的,是村社管理者,出自婆羅門和剎帝利種姓。這裡的土地,皆屬於國王所有,由婆羅門或剎帝利進行村社集體管理。”

“那怎麼收稅?這些村社管理者沒有土地,卻又掌管著土地,他們豈非可以任意的中飽私囊?”趙匡栐疑惑道。

管憲還沒說話,王崇熙就忍不住感嘆:“難怪我們找不到黃冊和魚鱗冊,無法統計人口與土地,只能在收稅賬冊上看到一個個村社。這裡的土地制度,還是先秦的井田制那套啊!管理各城的是諸侯,管理村社的是士大夫。”

歷史上,英國殖民者統治坦焦爾150年,用了上百年時間,才把村社土地管理制打破,變成更先進的地主所有制。

你沒聽錯,地主所有制,在這裡屬於先進制度,更利於英國殖民者收農稅!

趙匡栐頗為無語,自己佔領的地盤,居然還特麼在搞井田制。

管憲繼續說道:“婆羅門和剎帝利是貴族,其餘百姓,又分為幾大種姓、數十上百的小種姓。那些小種姓,世世代代皆從事某業,就像大明的民戶、茶戶、灶戶、陰陽戶等等。”

“每一類種姓,都有約定俗成的規矩,類似中國的行會公約。種姓內部出現矛盾,比如鞋匠和鞋匠的爭端,都是在鞋匠種姓內部解決,婆羅門和剎帝利也只能調解,不可對鞋匠行業指手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