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837【棉稻輪作】


跨過黃河至洛陽,這是北方重要的貿易樞紐。

從河套、青海、西域運來的貨物,大都要經過潼關直抵洛陽,然後再販運到更南邊。

洛陽人口迅速增多,商業極為發達,出現在李自成面前的,是一座無比富庶的巨城。雖然肯定比不上崇禎初年,但能把崇禎末年甩出八條街,恢復並超越明朝只是個時間問題。

一路東行至開封,這裡更加繁榮。

因為開封不僅有來自洛陽的商旅,還有一些來自山西的商旅。在河套蹲了好幾年的李自成,乍來開封,差點沒被晃花了眼。

“這般日子,真是過得。”李自成迫不及待想去南京,他聽張雲翼說,南京比開封更富庶百倍。

張雲翼得意洋洋道:“莫要只看城裡,鄉下才是真的興旺。我大同新朝開國以來,在河南疏浚、開挖河渠一萬多條。河南的西北部,還有山西、陝西,不僅修渠,還開鑿灌井。便是再遇大旱,也不會如以前那般無著。”

井灌之法,始於明代,主要盛行於北方數省。

鑑於小冰河時期的大旱,清代井灌更加流行。僅在陝西一省,至乾隆年間,專門用於灌既的水井就有13萬口。後來左宗棠總督陝甘,突逢大旱,左宗棠賑災之餘鼓勵鑿井,一口氣又挖了幾萬口灌既用井。

而大同朝廷,自從上次山陝大旱之後,兩省官員都在瘋狂鑿井。

鎮長、村長帶頭組織,農民互相幫忙開鑿,陝西新挖灌井8萬多口,山西新挖灌井6萬多口,河南的西北部新挖1萬多口。今後就算再有大旱,也不會像以前那般絕望,抗擊天災的能力大大提升。

李自成來到河南鄉下,這裡果然比陝西農村更富裕。

他印象中淤塞的灌既渠,全都已經被疏通,而且還新開鑿不少。剛剛大豐收的農民,喜滋滋的去官府納稅,鄉間不時能看到牲畜成群。他肆虐河南的時候,可是把牲畜都搶光了,哪裡見得到這般景象?

跟陝西一樣,河南的百姓,操著南方各省口音,很多都是近十年移民過來的。

看著看著,李自成不願再看,感覺自己折騰半輩子沒啥意思。

牛金星卻買來最新版《大同集》,根據書中的內容,再實地比照鄉間見聞,突然就對《大同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輾轉坐船,路過徐州。

李自成指著郊外冒起的黑煙:“那是在燒甚東西?”

張雲翼介紹說:“蒸汽工廠,南方多見,北方稀少。徐州產煤,又挨著山東棉產地,蒸汽工廠是越來越多。對了,陛下有令,工廠的煙囪,至少得建五丈(16米多)高,免得黑煙燻壞了百姓。哪家工廠敢違抗,立即拆了煙囪停工。”

“能去看看不?”李自成問道。

“當然可以。”張雲翼笑道。

來到工廠內部參觀,李自成發現這裡很多女工,而鍋爐工和搬運工皆為男子。

搓好的棉條,被機器帶著運轉,加捻和繞線一蹴而就,分分鐘就變成了棉紗,看得李自成、牛金星等人目瞪口呆。

“鬼斧神工,鬼斧神工!”牛金星連連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