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674【掉腦袋的案子】


銀行系統精簡整頓之後,整個陝州縣境內,城裡有一處存取款網點,鄉下有兩處存取款網點。這三個辦事處,只能存取款,不能進行錢糧兌換。

至於錢糧兌換點,縣城的東邊和西邊,各有一個集鎮設立了。

老百姓交公糧的時候,可以折算成銀錢繳納,也可以直接把糧交上去。北方暫時還沒改革,南方一些省份,已經只能繳納銀錢,老百姓先要去兌換一次。

這種改革似乎在脫褲子放屁,而且留著空子給基層盤剝百姓。

但卻又是必須旳,因為行政成本太大。稅收系統和銀行系統,那是分開的兩個衙門,若用糧食來交農稅,稅務部門得專門派人,去銀行的錢糧兌換點常駐。兩個系統雖然可以配合,而且看似很簡單,其實經常鬧出各種矛盾和糾紛。

再說陝州境內的兩個錢糧兌換點,每年收到的糧食,會拿出固定額度,存入特定的糧倉。這個糧倉就是常平倉。

常平倉的糧食,理論上屬於縣級官府,只不過讓大同銀行代為存儲。倉儲的損失消耗,直接在存入時扣除,相當於官府支付給銀行保管費。接下來,不管糧食被蟲蛀了,還是糧食被火燒了,官府都不會有損失,一切損失得由銀行來填補。

“這銀行收糧的,是越來越壞了!”

一個農民向柳傳宗抱怨:“俺們往年交糧,都是去陳家莊的兌換點。把麥子挑過去,銀行的小吏過來,手插進去一攪,硬說你的麥子沒曬乾,讓你挑回去曬了再來。有時候又說,裡面的麥麩沒揚乾淨,得揚乾淨了才能交糧。那起的啥心思?不就是想扣火耗?離得近還好說,挑回去弄了再來。離得遠的農民,來回辛苦幾趟,費時又費力,還不如認扣一兩斤糧食。”

這個現象,全國各地都有,但還真不好管理。

朝廷若對收糧官吏管得嚴,基層工作就沒法做了。因為確實有農民貪小便宜,給官府交糧的時候,故意不曬乾水份,或者故意摻雜碎麥甚至是麥麩。碎麥和麥麩還好說,如果有沒曬乾的麥子,一不小心進了糧倉,發黴之後能把整個倉都禍害了。

柳傳宗說道:“朝廷不是下令,農民交糧的時候,銀行錢糧兌換點,必須向農民開放曬場嗎?沒曬乾的糧食,就近在曬場裡曬,有麥麩的也在曬場裡揚。”

老農驚訝道:“還有這事?我們這裡的官家曬場,都不讓農民進去。”

旁邊蹲著的魏幹,不動聲色的提筆,在小本本上把這事兒記下。

柳傳宗又問:“縣裡的常平倉,有沒有傳出什麼風言風語?”

老農神秘兮兮說:“錢糧站裡,聽說有糧耗子,隔三差五就往家裡偷糧食。”

柳傳宗有些失望,沒問出自己想要的信息。

糧耗子這類品種,小偷小摸實屬正常,絕不可能把常平倉搬空,嚇得糧商災年高價買糧填窟窿。

入夜。

去糧站暗中蹲點的駱方回來,低聲說:“常平倉肯定有問題,一天之內,就有三大車糧食運進去,都是民間糧商把糧食往裡面運。常平倉的窟窿肯定很大,糧商一直忙著高價買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