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積雲宋三良 作品

第八十一章(第2頁)

  在別人的眼裡,釉料沒有被稀釋之前,就是草木灰色,稀釋之後,就是黑灰色,只有在這裡面浸潤了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老師傅才會憑著自己的感覺或者是直覺發現其中的不同。

  宋積雲不想節外生枝,笑道:“是我父親生前留下的。之前一直有些拿不準,所以才燒了這麼些,這次祭白瓷出了問題,我只好鋌而走險,試著燒一燒。”

  她父親在窯廠積威深重,既受大家愛戴也受大家信任。

  果然,她這麼一說,顧清立刻露出歡欣的笑,道:“既然是老東家留下的,一準成!老東家在世的時候,還曾經燒出來三色釉。可惜京城那邊不喜歡,後來就沒有繼續燒下去了。”

  幾個人說說笑笑的,很快就把宋積雲做出來的東西都上好了釉,幹了之後,他又幫著裝了匣缽裡,這才回了窯廠。

  宋積雲依舊用了煤,開始第二次燒製。

  這也是後世總結出來的經驗。

  煤比松木的燃點高,可以很快燒出需要的瓷器來。

  後世之所以沒有繼續用煤燒窯,除了汙染,原因很多,但她目前面臨的就是貴。

  松木,景德鎮周邊的山上到處都是。若是要買煤回來燒,運輸的費用加其他,比柴不知道貴多少。

  這樣小範圍急用的試點還可以,大規模就不成了。

  宋積雲守在窯前,等著出窯。

  家裡的煙霧瞞不過別人。

  很多人都知道宋積雲在燒窯,只是不知道她在燒什麼而已。

  兩天後熄了火,又一天,開窯。

  扒開匣缽,大部分都是些七歪八扭、不知道什麼顏色的東西,只有靠左邊一堆粗礫石塊中,有個小小的乳白色壓手杯,在日光下晶瑩剔透,潤如羊脂,纖塵不染,如珠似玉。

  “大,大小姐!”幫宋積雲扒匣缽的鄭全聲音都結巴了,“這,這是什麼?”

  他也算是從小在宋家長大,小時候經常跟著宋又良跑窯廠,要不是他實在沒有天賦,又天生神力,宋又良肯定會把他往窯廠的大師傅或者是大掌櫃培養。

  對於瓷器,他比一般的窯工都懂得多。

  他從來沒有看見過如此精美的器物。

  他甚至不敢用手去拿,生怕他手上的老繭傷了那潔白如玉的杯子。

  宋積雲長長地吁了口氣,暢快地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