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 作品

第132章 朕的天下(第2頁)

  設置宗人令,左,右宗正各一人。

  這三個職務都是德高望重的親王領。

  太祖永樂皇帝,就是右宗正。

  在設置之初,秦王樉為宗人令,晉王篪、燕王棣為左、右宗正,周王隸、楚王楨為左右宗人。

  但宗人府卻在永樂皇帝之後,發生了變化,大部分權限移交到了禮部,而宗藩之事,直接由皇帝負責。

  當然這也是因為朱棣不願當什麼宗人令了,造反當了皇帝之後,又怎會安排一個親王之首的宗人令呢。

  現在寧王府的寧王是朱奠培,朱權的嫡長子去世後,便直接立了朱奠培為王世孫,其命運與堂兄朱瞻基相似,但比他長壽。

  按照輩分來說,是陛下爺爺輩的人。

  若是朱見深成年了,那就可以下旨訓斥,該如何懲處,就如何懲處。可陛下還未大婚,對待爺爺輩的寧王也需要慎重了。

  有明一代,自從宗人府職能喪失後,對宗藩的管理就開始鬆懈了,對待那些各地的親王,幾乎都是睜一隻眼睛閉一隻眼睛,只要不造反,即便是帝王也不能隨意剝奪王號。

  可大明一朝,只要跟寧王府有牽扯的臣子幾乎都是名臣。

  于謙,韓雍,王陽明。

  簡直是耍聲望的利器。

  徐有貞不敢應承下來的主要原因,不是怕自己得罪寧王,而是怕對陛下有所影響。

  實際上,現在的局面在宣宗朝的時候,也有發生。

  宣宗皇帝同樣對待的就是爺爺輩的寧王權。

  當時是于謙擼著袖子上去幹的,宣宗皇帝並未嚴懲王府中的行兇的官吏,只是下了道旨意,讓寧王權好好約束臣下,雖然當時的寧王朱權上請罪的奏章,但朱瞻基並未懲處,而後又將於謙這個刺頭從江西調走。

  算是容忍了寧王一次。

  可徐有貞卻知道陛下,一旦知道了,一定會生氣的。

  那時候,一定措辭嚴厲的去訓斥他的寧王爺爺。

  這會對陛下在宗藩之中的名聲產生影響吧。

  徐有貞唉聲嘆氣的到了督察院。

  現在徐有貞可是一把手了,雖然當初跟著楊善的監察御史還是跟他尿不到一個壺裡面,但大多數的御史對其紛紛示好。

  在都察院的大堂中,多數人還是議論著,副都御史,江西巡撫韓雍的上奏。

  徐有貞到了部堂後,這些御史紛紛有了主心骨一般,詢問這寧王事情該如何應對。

  內閣能壓著一段時間,可都察院監察御史可不能壓著啊。

  這是他們的本職,徐有貞從中又瞭解了一些細節,但這些御史們瞭解的都不多。

  有人說侵佔土地,打死了百姓。

  更有人說,寧王還派人毆打了前去阻止的官府官吏。

  徐有貞聽的更是頭大了,也知道自己從這些人的口中,不可能對寧王之事有詳細之瞭解。

  都察院都提著一口氣呢,說什麼都要幫韓雍一把,助威告寧王。

  雖然韓雍一直都是外放,副都御史也只是一個掛職,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算什麼監察御史。

  但他在朝中沒有根基,卻敢跟皇親貴胄對著幹,這份氣魄比之當年的於太保也絲毫不減,甚至比當年的於太保還有勇氣……

  讓同是刺頭的御史們高看呢一眼。

  不僅是御史,整個朝堂都在討論。

  這些天,朝中官員議論最多的除了從朝鮮折返而回的徐有貞,便就是這個江西巡撫韓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