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李三 作品

第51章 太上皇歸來1

于謙很是滿意朱見深的表現,又在乾清宮中看朱見深臨摹了一張字帖後,叮囑道:“要持之以恆,勿被外物所誘。”

  說這話的時候,于謙瞟了一眼朱見深的寶貝藏架,意有所指。

  于謙走後,張保便湊了過來問道:“陛下,陛下,這大學之道,您怎麼了解的那麼多,講官講的時候,奴婢在旁邊聽著,好像沒有這一段啊。”

  朱見深笑了笑輕聲道:“都是朕蒙的,於太保竟沒有發現。”

  “蒙的。”張保驚呼道。

  而朱見深也只是笑笑沒有在應張保。

  提起大學,就不得不提起朱熹。

  在上一世的時候,朱見深對朱熹也有過一番研究,繼而對大學也有一些認識。

  大學本是收攏於禮記中的一篇,被南宋理學家朱熹單獨列出後,名聲大噪,成為了儒家四書之一。

  儒家思想在諸子百家中產生,但大秦以法家治國,禮記,論語是大秦帝國焚書的重點關注對象,而在大漢之時,儒家思想登上了巔峰,漢武大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在三國南北朝時期,百姓們生活艱難,統治者驕奢淫亂,當然不會用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他們需要的是佛家的早登極樂的思想,而後佛學在南北朝興起,一直延續到了五代十國。

  大宋建國後,雖然依然推崇儒術,但儒家思想已經達不到歷史巔峰了。

  而後北宋被滅,南宋偏安一隅。

  需要英雄來拯救弱勢的國家,也需要思想來挽救頹廢的人心。

  就這樣朱熹帶著他的朱子理學閃亮登場。

  原先的配方: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新的指導思想:存天理,滅人慾。

  也就是這句話,給朱熹招惹了很多汙點。

  但大多數都是理解不正確所導致的,所謂的存天理,滅人慾,不是簡單粗暴的字面意思。

  比如你每天都要吃飯,一碗米飯一個小菜就能吃飽,你非不吃米飯,整一桌子山珍海味,胡吃海塞。

  肚子餓了吃一碗米是天理,而胡吃海塞,就是人慾。

  你只需要一個老婆就能解決掉自己的生理需要,你不,你非要找個十來個小老婆。

  一個老婆是天理,而找十幾個老婆就是人慾。

  但你沒有想過,你天天胡吃海塞,天天縱情享樂,違背了天理,那身體扛得住不。

  滅人慾,滅的只是一種自身的慾望,是克己的一種態度。

  但朱熹帶著新的儒家思想亮相後,有人支持,但更多的人反對,在南宋朝堂之上還因此爆發出了幾次黨爭。

  而在大明正德時期的大boos王陽明也對朱子理學持不同的看法。

  而朱子,也就是朱熹,譭譽參半,時至今日,有人說他是偽君子,但也有人稱他為萬世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