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367【“收復”燕京】



 大宋君臣,本來說好開春就出兵。

 一直拖拖拉拉,都快到夏天了還沒動靜。

 延遲出兵的原因很簡單,錢可以隨便加徵,糧食卻不能憑空變出來。

 北方五月收麥,最快也得六月底,軍糧方可陸續到位。

 宋徽宗現在不缺錢,王黼連續加徵好幾筆,而且只對一二三等戶下手,他知道四五等戶已經榨不出油水了。

 四月,趙良嗣從金國回來報信,馬擴留在燕京繼續談判。

 宋徽宗問道:“金人怎樣說?”

 趙良嗣詳細闡述經過:“臣欲索欒、平等州,金主言此不在約定之內。又言我國違誓,一未履行合攻之期,二未履行不納判降之約。再言燕地歲入六百萬貫,我大宋若想拿回,須得每年代稅六百萬貫與金。臣與馬擴竭盡全力,金主稍有鬆口。恰逢奚王回離保造反自立為奚國皇帝,又有遼人張瑴割據平州,金主總算答應每年代稅一百萬貫。”

 奚國在青龍縣到山海關那片山區,張瑴則是割據了盧龍塞及周邊。

 遼國舊地天天有人造反,金主吳乞買也是頭疼。這破地方收不上來稅,老百姓已餓得吃人了,還得浪費兵力去鎮壓,得趕緊尋個冤大頭賣掉。

 宋徽宗問道:“每年一百萬代稅,可贖回哪些地方?”

 趙良嗣回答:“燕京及涿(涿縣)、易(易縣)、檀(密雲)、順(順義)、景(遵化)、薊(薊縣)六州。”

 “居庸關可願給?”宋徽宗問。

 趙良嗣說:“不給。”

 宋徽宗沉默,心裡已開始後悔。

 他當初非要親自寫國書,還不跟大臣們商量,導致平州、灤州拿不回來。現在金國又不給居庸關,等於東西兩邊大門洞開,金國隨時可以出兵攻打燕地。

 王黼突然說:“官家,今次若不贖回,燕京恐怕再也拿不回來。伐遼大業,當盡全功。”

 宋徽宗心裡在權衡得失,每年一百萬貫代稅,再加四十萬貫歲幣,換取燕京和六州之地,這筆買賣他覺得很划算。

 但那裡賊寇蜂起,連金國都感覺頭疼,自己把地盤買回來,還得耗費兵力和錢糧去鎮壓。

 光靠鎮壓是殺不絕的,必須調糧食去賑濟,這特麼就是一個無底洞。

 宋徽宗說道:“不如等滅了朱賊再說。”

 趙良嗣捨不得到手的功勞,連忙勸道:“陛下,臣返回之時,已有金人非議此事,反對將燕京賣給我大宋。有文士左企弓者,作詩曰:‘併力攻遼盟共尋,功成力有淺和深,君王莫聽捐燕議,一寸山河一寸金。’此詩在金國流傳甚廣,金主吳乞買繼位不久,恐怕拖延下去壓不住輿論。”

 “官家,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王黼也跟著勸。

 如果燕京是打下來的,則童貫功勞最大。

 如果燕京是買回來的,則王黼功勞最大。

 王黼,也想封王!

 宋徽宗憂慮道:“奚人建國自立,張瑴割據平州,這些地方雖屬金國所有,但卻緊挨著六州,必須駐軍防備。燕京與六州又流民遍地,還得運糧救濟。糧食與軍隊,朕現在都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