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沫沫 作品

第85章 南下奪城 箭陣齊射

在關係到能否一統南方的關鍵大戰中,每一天對於三個勢力來說都至關重要。

尤其是三方勢力的動員和調兵的速度,都能對大戰的勝負產生極大的影響。

如金陵的明軍,限於自身國力,能維持到八十萬大軍便是極限,其中還有不少是招募不久的新兵。

明軍八十萬,而夏軍南下的戰兵也就百萬左右,看起來雙方的差距不算太大,

但實際上大夏除了動員戰兵之外,還有臨時組建起來的輔兵、衛所兵。要是把這些人馬也算上,夏軍的兵馬數量一百五十萬也不止。

在句容大營和當塗都需要大軍坐鎮的情況下,金陵和宣城剩下的兵馬已經不多,

此時的明軍,正在以少部分的精銳為核心,從各地衛所大肆招兵。

新招募的這些人馬,在和大夏爭鋒的正面戰場上作用不算太大。

要是徐達和常遇春能在兩地堅持半年以上,這些招募的新兵才能緩解明軍的窘境。

明軍在緊急動員之外,還不斷的派遣使者,催促宋軍儘快北上。

只是,數十萬兵馬,行軍的速度想快也快不起來。 首發網址

並且宋軍知道夏兵的厲害,不敢分兵,以免造成分兵北上卻給敵人投食的結果。

和明軍、宋軍的動員和行軍速度相比。

大夏的動員和出兵速度,簡直要把雙方完爆。

宋軍的主力兵馬還在路上的時候。夏軍的精兵已經以極快的速度,走水路從江陰南下進入太湖,和宋軍開始交手。

長興,是宋軍北上的關鍵位置。

在歷史上,朱元璋曾和張士誠反覆爭奪此地,耿炳文也憑著在長興駐守十年,打退了張士誠十幾次進攻而被封侯。

耿炳文的能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絕對算不上九階名將。就像是某些將校,在關鍵的時候打了一場勝仗而已,不能說是他真正的實力。

相信以朱元璋的眼力,也能知道耿炳文的真正能力。

不然的話,一直致力打壓淮西勳貴,連唐勝宗都遭到打壓的明太祖,怎麼可能放過一個因軍功而封侯的勳貴大將呢。

只能說,耿炳文能力不足,但鎮守長興的功勞又很大,所以封侯之後,才沒有遭到朱元璋的重視。

這些都能說明,長興城的重要。

長興位於太湖西南側,西面和南面都是群山,唯有東南側通往湖州,

湖州位於嘉湖平原,乃是東南有數的膏腴之地。

百分之八十的土地都是高產糧、旱澇保收的耕地。

在神州世界,湖州和蘇州便是東南的王霸之地,若是一個勢力能將之佔領,要不了多久勢力就能迅速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