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還不如不知道



                “馬鬃……假髮?”

    林教授眉頭一蹙:你的意思是……這是妃嬪們編旗頭時用的發架和扁方?”

    趙總一臉懵:發架他能聽懂,但其他的……都什麼東西?

    另一位專家想了想,恍然大悟:“清宮劇都看過吧,就格格和妃子腦袋上頂的那塊牌子,上面綴有珠飾或絹花,因為只有滿族女人才能梳這種髮型,所以叫旗頭……

    那一大塊牌子似的東西就是發架,扁方就是束髮的長簪……因為髮飾太大,自身的頭髮不夠,只能用假髮彌補,普通旗人和宮女多用絹絲,妃嬪則用黑馬尾鬃……”

    一聽清宮劇,趙總就明白了是什麼東西:那玩意,可不就是一塊半米多長的牌子?

    一時間,他後悔的腸子都青了:“真是太后用過的?”

    林教授很想說一句扯淡,想了想,只是搖了搖頭:“電視劇是電視劇,難免有誇張的成份……我只記得,尺寸最大的旗頭是慈禧時的‘大拉翅’,但大拉翅的發架和扁方也就一尺二寸……而清代的營造尺一尺是三十二公分,所以,沒這麼長……”

    三十二乘一點二……嗯,還不到四十公分。

    但這兩件,五十公分都不止了……意思是,姓李的在瞎扯蛋?

    一瞬間,趙總的心又放下了大半。真的,他現在無比希望這東西是假的,即便不是假的,也千萬別是什麼皇后、太后用過的。

    不然,他能後悔一輩子……

    李定安先誇了一句:“林教授厲害!”

    這是實話。

    所謂術業有專攻,林教授既然是美術學院教授,鑑賞書畫只是基本功。但對清朝禮制瞭解的還這麼多,就屬於專業範疇之外了,由此可知,肯定下功夫研究過。

    就比如高勝東,你讓他說瓷器,他肯定頭頭是道,但你讓他鑑定其他的東西,他就一知半解了……

    李定安指了指上面的飾紋,“林教授,咱們先不說長短,這些應該都是對的吧?”

    “這倒沒什麼問題,據《大清會典》所載:太后、皇后紋九鳳,皇貴妃、貴妃紋七鳳,妃、嬪紋五鳳……顏色也對:皇后太后用明黃、正紅,極品(太妃)用豔紅、淡黃……嬪則用偏紫(正紫以外)……”

    李定安又指了指“靜雅嫻淑”:“這個呢?”

    “這個……嗯,也對……清朝的封號一般不會重複,用過‘靜’字的就兩位,一位是順治的第一任皇后,孝莊的侄女博爾濟吉特氏,第二位也是博爾濟吉特氏,就是你剛才所說的道光的最後一任皇后,恭親王奕訴的生母……”

    林教授稍一頓,又嘆了一口氣:“但是你不能偷換概念……不能有五鳳紋,有‘靜’字,就說這是孝靜太后用過的……”

    “明白,您的意思是即便哪裡都對,但它不符合禮制,所以只能是假的……但問題是,所謂的旗頭是滿清貴婦為了攀比,為了把更多的珍珠寶玉鑲到髮飾上,一代一代演變而來的,壓根就和禮制扯不上邊。”

    李定安笑了笑,“說白了,這兩樣只是妃嬪日常用的髮型配飾,只有飾紋會按照禮制銘刻,至於長短、大小,都沒有明確規定……

    包括《清會典》、《清輿服志》中都沒有‘架子頭’、‘大拉翅’之類的髮型規定,更沒有提及,這兩種髮型和相配套的髮飾,具體什麼等級,什麼身份的貴人才能用,才能梳。同樣的,這兩樣東西,也和禮制不禮制沒關係……”

    林教授一下就懵了。

    好像……真沒有?

    《清會典》也罷,《輿服志》也罷,都只是規定什麼等級配什麼樣式的朝冠、禮服,用什麼樣的顏色、紋飾、圖案,和相應形式的飾物、器具,以及數量等等,至於規定日常梳什麼樣式的頭,用多長多大的髮簪……反正林教授是想不起來。

    他皺起了眉頭:“那總得有出處吧?”

    對啊,要是找不到出處,不還是來歷不明的東西?

    幾人又齊齊的轉過頭。

    “有,《清宮檔》和《起居注》中都有記載……不過這些資料都不好查。好查的也有,《舊京瑣記》與《京都竹枝詞》都有提到……”

    李定安指了指木牌,“《舊京瑣記》的《宮闈卷》中描寫的很詳細……稱其由旗人的‘一字頭’演變而來,有的叫‘望月髻’,有的稱‘四面觀音’,統稱為‘一字長福’,《京都竹枝詞》中‘頭名長福太荒唐,金架銀簪二尺長’,說的就是這兩樣……

    慈禧發明的大拉翅,就是根據這種髮型演變而來的……其實道光時期的大拉翅比這更誇張:長兩尺四寸,寬一尺,面積等同於三十二寸的顯示屏……因為實在是戴不動,慈禧才改進了一下,縮減到了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