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袍哥 作品

第318章"人民"兩字很重要

    夏平想了想,斟酌了一下語氣說道:"大家說的都有道理,但有沒有解決辦法呢?我們先拋開這兩個方案不談。只問一句我們是什麼樣的軍隊?



    大家都會回答我們是人民的軍隊。



    既然是人民的軍隊,就要與人民深深連結在一起,缺少了人民,這支軍隊將十分平庸。也不可能戰勝比自己強大的多的敵人。



    比如剛才說到兵力不足。要求再增加五幹兵力。以我看來這麼長的防線。增加5000兵力,軍力上與大清軍隊相比還是處於劣勢。要戰勝敵人,把握並不太大,至少增加一萬人,這樣我們在人數上不會差對方太多。



    但這可能嗎?不可能!這種仗我們打不起。



    光這五幹人的糧食轉運,糧草供給,營房建設,武器彈藥都是很大一筆錢,別說仁義社拿不出來,就是拿得出來我也不會拿。



    為什麼呢?因為洪雅這裡有大量的民兵預備役,這時正時頂上去的時候。"



    張宏彪想發言,夏平擺手制止了他。



    "我知道你們想說,這些人沒受過訓練,只能從事後勤和輔助工作”



    “洪雅、丹稜、蒲江三縣原本就有十幾萬人,現在更有難民十幾萬人加入進來,三縣人口己達三十多萬,難道竟選不出一,兩萬能隨時補充進隊伍的民兵役備役。



    是的,現在的確選不出,因為他們基本沒受啥訓練,戰鬥力差,送他們上戰場並不適合。



    那為什麼不加強訓練呢?



    因為每個鄉只有幾名武裝部幹部,在當前加強農業生產的前提下,把民兵集合起來訓練並不容易。



    許多民兵散落在各村,有的村只有幾名民兵,這種集合式的訓練並不適合。可要這幾名幹部單獨到各村訓練就是把這幾名幹部累死也達不到應有效果。



    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部隊挑起訓練的任務。比如先了解農民什麼時候有空?我們就上門去給他進行訓練,這樣,既不誤農時,又能達到訓練目標。



    有同志就說我們的訓練任務也很繁重,會影響我們的訓練。那我這樣想。可不可以把我們的訓練和民兵的訓練結合在一起呢?"



    眾人眼前一亮。



    李瑞峰猛的一拍腦袋。對呀,我怎麼沒想到呢?比如這個村只有四五個民兵,我排兩個班去。在那裡把民兵編進班裡,和我們的兵一起訓練。還可以兩個班搞對抗。這樣訓練出來就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