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城風月 作品

第1110章 幕府的應對


夏國問罪的國書,在德川幕府引起了軒然大波。

“將軍,不能再退讓了。夏國得寸進尺,索求無度,這些都是他們的藉口而已。”

酒井忠勝的言辭,代表了許多人的想法。

凡是看到夏國國書的人都明白,其中的條件每一個都無法接受。

雖然按照法理來說,東瀛侵奪琉球國,確實忤逆了中原王朝。可當時中原的正統是大明,並非是夏國。

連大明都沒有說什麼,夏國頗有越俎代庖的嫌疑。

而且大家都是政壇的老狐狸,還玩什麼聊齋?

一看夏國提出的條件,德川幕府眾人就非常明白,夏國的目標並不是為了琉球討還公道,而是要對東瀛下手。

國書當中的四個條件,每一個都如同利刃一樣割在了幕府的動脈之上。

答應任何一條,德川幕府都將威望淪喪,再無抬頭之日。

一旦失去了威權,還怎麼壓制各路大名、維繫眼下的統治?

德川家光人到中年,本以為涵養功夫已經爐火純青,此時此刻卻被夏國的國書氣的七竅生煙。



“夏國人太貪婪了。他們小瞧了東瀛。當年強大如蒙元,在這裡也折戟沉沙,難越雷池一步。”

他的話,讓幕府的高層全都湧起了信心。

那時的東瀛,面臨著蒙古人的進攻,已經到了亡國的邊緣。可是天照大神賜予了神風,將兇悍的蒙古軍隊席捲一空,這才讓東瀛得以延續。

從那以後,每一個東瀛人都堅信,他們的命運受到了天神的卷顧。

因此面對著夏國的威壓,儘管已經見識過了夏國的強大,他們還是覺得能夠擊敗強敵。

和這些年輕人不同,老中土井利勝則要思慮周詳的多。

“當初征伐琉球,乃是薩摩藩違背幕府的命令,擅自出兵。夏國為何不追究薩摩藩,反而找上了幕府?”

此言一出,恰如一股涼風席捲廳堂。

夏國不可能不知道當初的慶長琉球之役,究竟是怎麼回事。

既然如此,要懲罰也應該找到薩摩藩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