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城風月 作品

第919章 新應用


按照1660年以後出現的分級制度,臨清號應該算是一艘三級戰列艦。

在建造的時候,左夢庚同造船廠多番商議,最終拿出的船型參考了最著名的七十四炮戰列艦。

而因為具體數據上的差異,導致臨清號同傳統的風帆戰艦有著極大的不同。

臨清號的長度為六十米,比七十四炮戰列艦長了有五米多。

加上只有兩層甲板,顯得整個船身非常修長。這樣一來,其實可以極大的減少行進中的阻力,提升了船速。

而在細節上,不同的地方就更多了。

在眾人的簇擁下,左夢庚登上臨清號,開始親自體驗。

按照設計要求,臨清號的載炮數量僅僅只有四十門,加上夏國的火炮重量更輕,這樣一來就讓船上多出了極大的剩餘空間。

其中十門重炮都部署在最堅固的下層甲板,左、右兩邊各五門,同時每一側再配備四門輕型艦炮。

雖然看起來很稀疏,但是夏國火炮的威力擺在那裡,其實這個火力是絕對足夠的。

上層甲板則是每一側十門輕型艦炮,射程高達兩千米左右,比同時代的歐洲火炮要遠上不少,精準度也更高。

除此之外,修長的船身導致船頭和船尾的部分也可以從容的進行武器佈局。

船頭最前方安置了一門十二管的火箭炮,在其後方則是一門輕型艦炮,以便於能夠從船頭的方向打擊敵人。

而在船尾部分,臨清號的建築格局屬於獨創。

西洋蓋倫船一直延續到末端的艙室,在臨清號上做出了修改,使得床尾的部分多出來近五米左右的空地,同樣也放置了一門十二管的火箭炮。

在其下方在甲板中,又安置了一門輕型艦炮。左、右、後的艙壁上都有炮窗,可以推動這門火炮向三個方向進行射擊,彌補後方的火力不足。

而要說臨清號上最人性化的設計,就是將駕駛臺從室外變成了室內。

整座駕駛臺都搭建了木製艙室,左、前、右三個方向都安裝了大塊的透明玻璃。這樣一來,駕駛員在裡面視野不會受到阻擋,同時還免除了風吹日曬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