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城風月 作品

第541章 南熱北冷


如果沒有左夢庚的刺激,崇禎的這種偏執還會繼續下去。

一如原來的歷史中那樣,不斷的犯錯,不斷的甩鍋,最終導致眾叛親離。

偌大的江山全部喪失。

可左夢庚異軍突起,刀鋒所指,已經逼到了他的咽喉處。

生死存亡之際, 這個年輕的皇帝終於在屢屢挫折之後有了那麼一丁點的進步。

明知事不可為,他偏偏要喊打喊殺,還要捆綁上所有的臣子御駕親征。

他知道這麼做的結果嗎?

他當然知道。

而他所求的也並非玉石俱焚。

這一招……

叫以進為退。

作為歷史上最霸道、最暴躁的開國之君,朱元璋將自己的性格牢牢的烙印在了這個王朝身上。

朱棣又是全盤學習他的父親,再一次加強了大明的這個性格。

作為一個寧折不彎、遇強則強的人,朱元璋覺著, 大明的人不能沒有氣節。

尤其是文武百官,作為國家的棟樑,一旦缺少了氣節, 則大明便挺不起腰板。

因此他一直在著重塑造這種氣節。

以至於在這之後的兩百年中,大明的忠臣義士那是層出不窮。即便是在明亡之際,依舊有無數的人選擇捨身取義。

可朱元璋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做法卻帶給了後代一個極大的困擾。

大禮議之爭,固然加強了嘉靖的皇權。可同樣的,寧折不彎的臣子們與皇帝開始離心離德。

尤其是在處理國事時,一旦有誰對外稍微軟弱,一定立刻就被口誅筆伐。

從名譽到肉身,徹底毀滅。

然而政治並不能一味的剛硬。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

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手段才是維護國家利益的辦法。

譬如崇禎繼位之初,倘若當真能夠拉下臉面,採取對後金綏靖的政策。

唾面自乾,臥薪嚐膽。

先集中全力解決西北民亂,無後顧之憂後,再傾全國之力,後金只怕會大難臨頭。

奈何崇禎這個皇帝好面兒, 大明的臣子們又骨頭太硬,並不允許他這個皇帝展現軟弱。

於是大明就被逼的左支右絀、作繭自縛, 宛如陷在了泥潭中越陷越深。

這一次,左夢庚帶來的危機,讓崇禎切實的感受到了滅頂之災。

他不得不思考,眼下的這個十面圍城,到底該如何脫困?

通過高起潛、左良玉、王之龍還有錦衣衛的情報,崇禎非常清楚,這些對手當中,左夢庚雖然是後起之秀,但他的實力也是最恐怖的。

順理成章的,先易後難這個策略也就是最優解。

可他想到了大明官員們的德行,知道自己一旦露出妥協的打算,必定會有人群起而攻,將他架在火上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