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城風月 作品

第304章 氣之論


從張載的“太虛即氣”開始,理學裡有了氣的概念。

不過張載的理論,並沒有得到後來者的認同,反而招致批評。

這也是中國傳統哲學發展歷程中缺少的一個東西,那就是傳承。

西方的哲學在發展過程中,是有一條清晰的脈絡的。

前人提出一個問題,後人負責解決問題。

這種方式延續了數千年,後世數學界經常看到的“什麼什麼猜想”就是一種體現。

而儒家的思想發展過程中,後人經常做的,就是反駁前人的思想,然後再去提出新的理念。

如此一來,就造成了各種理念層出不窮,互相影響又不交融,使得每一種思想都呈現碎塊化,而難以構成體系。

在張載之後,二程就對他的“太虛即氣”提出了批判。



批判了,又沒徹底批判。

以至於“氣”的概念依舊被理學繼承了下來,但因為不夠完善,就成為了哪裡需要哪裡搬的磚頭。

當黃宗羲質問何為道時,張採給不出解釋,便搬出了張載的道既是氣的理念。

這當然無法說服黃宗羲,他又追問了什麼是氣?

張採所有的功夫都在經義上,要想解釋這些問題,自然需要典籍的支撐。

他還是挪用了張載的理論。

“氣乃萬物生長之源,道乃萬物生長之本。因此世間大道,惟氣與理也。”

黃宗羲十分嚴肅,緊隨其後。

“這個氣是什麼樣的?這個道是什麼樣的?為何氣是萬物生長之源、道乃萬物生長之本?”

張採陳述的是事物呈現的形態,而黃宗羲追索的則是事物的本質。

就連左夢庚都不知道,黃宗羲的哲學理念已經開始往黑格爾的“本質論”方向靠攏了。

而他的問題,等於是在直接質疑理學的合理性。

理學建立的“道”“理”“氣”的學說系統,經過數百年發展已經深入人心,但黃宗羲的目的,是要讓理學家們解釋清楚這三者的本質。

總不能你說氣乃萬物生長之源、道乃萬物生長之本,就一定是這樣吧?

雖然從自然學科來看,這個說法其實並沒有錯,但黃宗羲是要理學拿出解釋的論據來。



張採能拿出來嗎?

沒有科學的支撐,他當然拿不出來。

被黃宗羲拿捏住,找不到破局的辦法,張採隱隱有些破功。

“此乃先賢至理,人所共遵,黃兄焉能不知?”

這是要用權威來壓制質疑了。

黃宗羲豈會怕這個,踏上一步,聲音嘹亮。

“南郭先生顧左右而言他,何須推諉於古人?時移世易,滄海桑田,今日之局面比照古時早已不同。事事均遵古意,豈不知乃緣木求魚之愚?”

這話一出來,現場當即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