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城風月 作品

第279章 松江棉紡


自黃道婆從海南帶回紡織技術後,松江就從荒蕪之地,一躍成為天下富甲。

整個松江府百萬人口,全靠一個產業支撐。

那就是棉紡。

棉布寸土皆有,織機十室必有。

這就是松江府的現狀。

在大街上隨便拉住一個人,即使不是本人,家裡的親戚也都和棉紡有關。

過度繁榮的棉紡業,也深刻地影響了松江當地的農業。

徐光啟就曾在《農政全書》中說過,“官民軍灶墾田凡二百萬畝,大半植棉,當不止百萬畝。”

即便如此,本地所產棉花也無法供應生產所需。因此收購外地棉花,就成為了松江棉紡業的必要手段。

而山東,就是松江棉紡業重要的原料來源。

或者說,整個大明的棉花供應,都要靠山東。

因為山東一省六府,尤其是西三府,也就是濟南府、東昌府和兗州府的棉花產量,就佔了全國一半。

去年白蓮教起事,將整個山東打爛,造成的最嚴重後果就是松江府的棉紡業失去了原料來源。

潘雲龍的祖父潘恩曾經做過工部尚書,藉此便利,潘家成為了松江府最大的棉花采購商和供應商,和山東各地聯繫非常緊密。

“自去年山東亂起,棉花供應便始終不暢。老夫曾多次派人商洽,然往日之朋友竟遍尋不見,如之奈何?”

松江府的棉紡業已經高度專業化,就以潘家的採購為例,甚至是提前給山東棉商下了定金的。

這樣一來,待棉花收穫後,便可直接運往松江府。

結果去年山東大亂,給潘家供應棉花的山東商人,全都失去了音訊。

潘雲龍曾派人去山東聯絡,結果許多地方人去屋空、村寨損毀。顯然,許多商人都死在了戰亂當中。

就連潘雲龍派去的人,都幾次遭遇白蓮教亂賊,險死還生。

面對這種局面,潘雲龍欲哭無淚,又無法可想。

這是戰爭造成的,屬於不可抗力因素,都找不到負責的人。

那些和潘家簽訂了供應協議的作坊,也沒辦法歸罪於潘家。如今擺在大家面前最困難的,就是無工可開。

這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松江府上下的生計,如果再持續下去,肯定會引發經濟危機,社會動亂。

得知情況,左夢庚不免慎重了一些。

他發覺自己以往的想法著實簡單了些。

當初研發出水力驅動之後,他想的是,在山東就地開展棉紡業,依靠山東更加便宜的成本來搶佔市場。

但是和松江府的眾人請教後,他才明白,這件事幾乎不具備成功的可能。

首先棉紡的工序環節很多,光是一個清棉,就分為開棉、清棉、混棉、成卷四道工序。

後面還有梳棉、條卷、精梳、粗紗、細紗、絡筒、捻線、搖紗、成包、整經、漿紗、穿經、織造等數十道工序。

而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大量的成熟工匠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