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先生 作品

第300章 古技


  口技是優秀的民間表演技藝,是雜技的一種。

  起源上古時期,人們用於狩獵,模仿動物的聲音,來騙取獵物獲得食物。據歷史文字記載,戰國時期《孟嘗君夜闖函谷關》的故事中,“雞鳴狗盜”是最早將口技運用到了軍事。

  到了宋代口技已成為相當成熟的表演藝術,俗稱“隔壁戲”。

  從宋代到民國時期在杭州盛為流行,表演者用口、齒、唇、舌、喉、鼻等發聲器官模仿大自然各種聲音,如飛禽猛獸,風雨雷電等等。

  能使聽的人達到身臨其境。這種技藝,清代屬“百戲”之一種。

  京城裡有個擅長口技的人。一天正趕上有一家大擺酒席,宴請賓客,在客廳的東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圍幕,表演口技的藝人坐在圍幕裡面,裡面只放了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

  客人們一起圍坐在圍幕前面。過了一會兒,只聽到圍幕裡面醒木一拍,全場安靜下來,沒有敢大聲說話的。

  遠遠地聽到深深的小巷中有狗叫聲,接著就有婦女驚醒後打呵欠和伸懶腰的聲音,她搖著丈夫說起夫妻之間的事。

  丈夫說著夢話,開頭不怎麼答應她,婦女把他搖個不停,於是兩人的說話聲逐漸間隔混雜,床又從中發出“戛戛”的響聲。過了一會兒孩子醒了,大聲哭著。

  丈夫叫妻子撫慰孩子餵奶,孩子含著奶頭哭,婦女又哼著唱著哄他。丈夫起來小便,婦女也抱著孩子起來小便。

  床上另一個大孩子醒了,大聲嘮叨個沒完。在這時候,婦女用手拍孩子的聲音,口裡哼著哄孩子的聲音,孩子含著奶頭的哭聲,大孩子剛醒過來的聲音,床發出的聲音,丈夫責罵大孩子的聲音,小便解入瓶中的聲音,解入桶中的聲音,同時響起,各種絕妙的效果都有了。

  滿座的賓客沒有一個不伸長脖子,斜著眼睛,微微笑著,默默讚歎,認為奇妙極了。

  過了一會兒,丈夫打呼嚕聲響起來了,婦女拍孩子的聲音也漸漸停下。

  隱隱聽到有老鼠活動的聲音,盆子、器皿歪倒了,婦女在夢中發出了咳嗽聲。

  賓客們的心情稍微鬆弛下來,逐漸端正了坐姿。

  忽然有一個人大聲呼叫:“起火啦,”丈夫起來大聲呼叫,婦人也起來大聲呼叫。

  兩個小孩子一齊哭了起來。一會兒,有成百上千人大聲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條狗汪汪地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