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筆丹青 作品

第六百一十六章 無獨有偶;這是...宗門召集令!


    洛陽。

    李治登基後不久,就改洛陽宮為東都。

    並且還下詔曰:“二京之盛,其來自昔。此都中茲宇宙,通賦貢於四方,交乎風雨,均朝宗於萬國。”

    很顯然,李治並非只是一個會按照他父皇心意行事的工具人,他已經在為自己的以後做打算了。

    李世民對於李治的行為,也並沒有太過約束,恢復洛陽東都的地位,本也就在他的考慮之中畢竟“天無二日”,他這個太上皇貞觀帝同李治這個大唐天子,如果同居長安的話,遲早是要引發氣運上的衝突。

    父子兩個都是擁有先見之人,不可能忽視如此明顯的問題,故而二帝分居兩京,一主內一主外,如此一來.許多隱患便都會消除於無形之中。

    李治的治國本領,那是毋庸置疑的,雖然他不僅想要當一個守成之君,但他的父皇貞觀大帝實在太過耀眼,這一對比起來,就讓他這個其實足以算得上是一代聖明之君的大唐天子,顯得有些黯淡無光。

    不過李治的心性還是穩健,即便是面對這樣的情況,他依舊準確的尋到了自己的定位,該自己做的事情,他都會處理的井井有條,而不該他過問的事情,他基本是看都不看一眼,直接全都送到父皇在城外的行宮中去。

    對於李治來說,他的存在.就是為父皇、為大唐積蓄國力,等到時機到來,便發動雷霆一擊。

    只是至於究竟是誰承受這一擊,目前大家都還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如今大唐之兇猛,早不似往昔人間的王朝,如果那些所謂的神仙妖魔之輩,還以古早眼光看來看大唐那麼可以建議他們的目光乾脆再放長遠一些,直接帶入上古人王時代去看。

    李治心中有時候甚至還會冒出一個不足與外人道的大膽想法:貞觀帝?朕的三界兵馬大元帥罷了。

    而他真想要有這樣的體驗,那麼就必須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完成更多的事情,最起碼要積攢下足夠大唐遠征一次的家底。

    否則,一切都是妄談。

    只是當年李世民把大隋建造的洛陽東都拆了個七七八八,雖然後來也有過復建,但規模始終不大。

    而且當年武媚娘入宮,也是李世民始幸洛陽宮,聽說年芳十四的武媚娘有“容止之美”,才召入後宮封為才人。

    現在就只等東都建成,李治就準備移駕洛陽,把長安城還留給自己的父王。

    而此刻,李淳風已經帶著呂岩與李白這兩個小輩來到了這一座洛陽城中,洛陽城無疑是同長安齊名的天下古都之一。

    而且相對於長安來說,洛陽也有自己不可取代的作用,以及明顯優勢。

    或許在軍事上洛陽要稍遜一籌,但在經濟上.無疑還是洛陽佔優。

    尤其是楊廣修建了大運河之後,更是讓洛陽如虎添翼,洛陽便自然而然才成為了大唐河運貿易的中心。

    所謂:天下之舟船所集,常萬餘艘,填滿河路,商旅貿易,車馬填塞,若西京之崇仁坊.說的正是洛陽城之繁華景象。

    可即便如此,想要始終保持這樣的經濟繁華,那麼是絕對離不開強大武力的守護的。

    而長安的存在,正是保障。

    現在是修行世界,自然是今時不同往日了,可在三十年前,大唐正是因為有長安作為都城,才能夠北拒突厥,西征西域

    否則,也不會有今日盛唐之氣象。

    李淳風看著眼前的東都,對呂岩與李白說道:“如今的大唐,當以長安為頭顱,洛陽為心臟,此等河流為經絡山川為四肢軀幹,合全境為一處,匯聚天下氣運,便可真正立足三界,不懼仙佛。”

    呂岩與李白聽李村風之言,二人心中皆有感嘆,一時頓生吟詩作賦之念。

    可李淳風不等-->>
                                         
二人醞釀情緒,便分別向二人下達任務:“我等的來意,路上已經盡數告知你二人,現在我們兵分三路.分別去查探消息的來源,儘可能的往深處挖。但有線索,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