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明 作品

第二百八十九章:陳望



                想明白了其中所有的關竅之後,陳望隨後便派人將張獻忠和羅汝才準備進犯興安的消息,傳遞給了楊嗣昌。

    楊嗣昌得到了消息之後,第二日清晨便渡漢水北上,進抵襄北大營。

    十月一日,辰初三刻。

    急促的聚兵鼓自襄北大營四處響起,楊嗣昌以六省總理之身份於校場閱兵。

    隨行一起的還有督理中官劉元斌、湖廣巡撫方孔炤。

    襄北大營此時各鎮雲集,有兵三萬餘眾。

    站於高臺之上,一眼望去恍若赤紅色的海潮此起彼伏,勢若浪濤。

    楊嗣昌登臺高令,大誓三軍,三申軍法。

    早在年初的時候,楊嗣昌便上書請求再加練餉的奏疏,得到了崇禎的許可。

    六月的時候加派的練餉便已徵收完畢。

    楊嗣昌請求加派練餉的目的,並非是為了趁機取利。

    當時楊嗣昌之所以上疏,是為了讓南下督師更為順利。

    如今這些加派的練餉,作用就顯現了出來。

    校場之上一眾軍兵之所以士氣高昂,正是因為楊嗣昌並沒有空手而來,而是帶著三萬兵馬三個月的餉銀而來。

    十多萬兩白銀散發下去,近三個月的餉銀到手,一眾軍兵自然是士氣高昂,所有人的臉上都是喜氣洋洋。

    進剿的計劃在誓師之後的軍議也定了下來。

    楊嗣昌的心中早有腹稿,早在南下之前,便已經是調集了陝西、四川、湖廣、河南兵馬匯聚於鄖襄的四周。

    四省兵馬由四省的巡撫統領,分守四方,張網以待。

    其餘等鎮兵馬則是分為兩部。

    第一部分由楊嗣昌親領,以左良玉、祖大弼兩鎮為主力,其餘兵馬為輔,自襄陽,從東往西進剿。

    第二部分則是由陳望統領,會同曹變蛟、李國奇兩鎮經由勳縣、經由白河、走北路入漢中府,守備漢中,伺機從西往東進剿。

    南方戰局的部署和原本的歷史變化不是很大。

    原來是三邊總督鄭崇儉領賀人龍和李國奇進入漢中守備,在陳望的提議之下,變成了陳望領兵鎮守漢中。

    鄭崇儉則是領著賀人龍和李國奇,屯駐與鄖陽北部,防止流寇向北逃竄進入河南境內。

    其餘一眾巡撫還有營鎮的防守和部署位置,都沒有多少的改變。

    而楊嗣昌也如同歷史上一般,向四川巡撫邵捷春發號施令,特徵川兵萬人進入漢中府內。

    這一部分被調遣入漢中府的川兵,自然也是在陳望的節制範圍之內。

    陳望一早就下令麾下的軍隊整裝待發,因此當領了楊嗣昌的軍令之後,向楊嗣昌辭命之後,便下令拔營西進。

    襄陽大營營北的官道之上,楊嗣昌則是領著一眾文武,親自為陳望餞行。

    楊嗣昌頭戴著尖頂明鐵盔,內著蟒衣外罩明甲,鞓帶明亮,按著腰間的寶劍立於官道旁側,一眾文武則是分立於楊嗣昌的兩側。

    上百名出自於京營的甲兵皆是罩袍束帶,執刀挺立。

    明朝的京營糜爛已久,崇禎登基後不久,自然也是知曉了京營的糜爛,也想要改變這樣的局面。

    因此崇禎幾次三番針對京營整頓,不僅編練新兵,還選拔將校,並派遣京營出京,征討流寇,協防九邊,為的便是讓京營具備戰力。

    但是京營從根莖開始便已經是徹底的爛透了,再如何的整頓也終究是無法回到明初之時。

    歷經了幾番整頓,耗費了的大量的錢財,也只是練出了些許能夠上陣的戰兵,也就是勇衛營。

    如今在河南的受盧九德節制的孫應元和黃得功,領的便是京營體系下的勇衛營,他們也都是被崇禎新近提拔而出的將校。

    勇衛營在孫應元和黃得功的帶領之下,與後金見仗未潰,而後南下連敗流寇,可以說是無愧於勇衛二字,此後歷戰戰績也同樣不俗。

    隨同楊嗣昌南下的這些護衛,都是崇禎從勇衛營之中選出來的精銳,自然儀表不凡。

    多年以來身居高位養成的氣勢,讓楊嗣昌哪怕是從來沒有上過戰場,此時身穿戎裝亦是顯得威風凜凜。

    楊嗣昌親至餞行的消息,聲勢頗為浩大,又人專人提醒,陳望自然是知曉的。

    陳望乘馬領兵出營,至二十步的距離便先行下馬,而後一路步行,走到了楊嗣昌的面前。

    “末將承蒙閣部信重以平賊將軍印信相托,今日又屈尊至此,為末將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