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羊黃昏 作品

第五百二十五章,赳赳老秦,復我山河


  此時此刻。

  李清也去準備自己的入戲事宜。

  在單獨的小化妝間之內。

  看著鏡子裡的‘衛鞅’。

  白衣長袍的衛鞅。

  倒映在鏡子裡。

  此時此刻。

  ‘他’的眼神裡也有一些雀躍。

  比昨日。

  更加的活躍。

  眼神更加的靈動。

  白衣衛鞅。

  今日是遇到他一生摯友的時候。

  那位名為嬴渠梁的。

  一輩子護著他。

  為他的夢想。

  為他的抱負。

  理解。

  保駕護航的摯友。

  彼時。

  秦國秦孝公。

  嬴渠梁頒佈求賢令。

  “秦公渠梁告知天下之士,秦自穆公爭霸以來,國勢有成,大業有望,然,其後諸君不賢,四世昏政,內亂頻出,外患交迫,河西盡失,函關易手,秦始由一大國偏安一隅,其後獻公即位欲圖振興,連年苦戰,飲恨而亡,當此之時,國窮民弱,列國卑秦,不與會盟。”

  “且,欲分秦滅秦而後快。”

  “國恥族恨,莫大於此。”

  “本公即位,嘗思國恥。”

  “悲痛於心。”

  “今嬴渠梁告天下,但有能出計策者,長策,能恢復秦穆公霸業者,領國政,居高官,與本公共享秦國!”

  侯勇中氣十足的念著求賢令。

  能從他的語氣中感受到。

  來自他的濃郁情感。

  真情實意,姿態擺的很低。

  作為一名君王。

  他迫切的,渴望的。

  渴求著人才。

  求賢若渴的情感。

  為此衛鞅便也給出自己的評價。

  評其為五百年一卷的雄文。

  當然。

  衛鞅還得試驗一下這位君主。

  到底是不是適合他的君主了。

  兩次見面。

  一次是言說無為而治法,無為以治國。

  一次是言說儒生之法,訴以禮治之之術。

  然而這些都並非嬴渠梁需要的法度。

  也並非衛鞅所欲行的法度。

  這麼幹。

  僅僅是因為。

  作為臣子。

  也要考驗主公的成分。

  若他真的覺得。

  秦國需要的是無為而治,亦或者儒家的話,那這樣的君主。

  追隨起來也沒太多意思。

  既是君考驗臣。

  也是臣考驗君。

  “侯勇的臺詞功底是真的好。”

  張正陽在不遠處不由得讚歎道。

  一紙求賢令。

  聲情並茂,能感受到,侯勇作為演員,他的臺詞功底是多麼的爆炸。

  每一句,每一段。

  都蘊藏著自己的情感。

  極致的情感。

  渴望人才。

  展現決心。

  承認不足。

  尊重人才並願意分封土地。

  這些都蘊含著秦孝公欲強國土的霸心

  蘊含著他的強烈思緒和情感。

  剛剛那一段完全就是侯勇演技精髓的展現。

  衛鞅的情感是含蓄的,沒有侯勇這麼強烈的感情爆發。

  但大家也都同樣能見得到,李清在這一段的演繹。

  能讓人不由的好奇,接下來兩人的對戲。

  直到在小船泛舟之上。

  第三次見面的時候。

  也是今天衛鞅和嬴渠梁今天最重量級的一場對戲。

  此時此刻,孫先生張正陽他們也提起了心思來。

  剛才的戲都是在整獨角戲。

  沒有參照物。

  還是看兩位主角飆戲對戲比較有意思。

  看衛鞅和嬴渠梁這兩位

  在這一刻,李清站在了小舟之上。

  面前的是秦國的皇帝。

  是名為贏渠梁的國君。

  “國事繁重,先生還請見諒。”

  此時此刻贏渠梁對衛鞅依然保持著應有的尊重。

  如今在贏渠梁的心中。

  衛鞅,並非是國士的良配。

  他的無為學說和儒家學說,縱然能說的天花亂墜,才華橫溢卻不適合矣。

  卻不適合如今的秦國矣。

  “君上國事為重,乃是天職所在。”此時衛鞅彷彿沒有聽出贏渠梁話語中的敷衍。

  嬴渠梁卻是淡淡說道:“先生與我秦國多有淵源,你我也見過三次,今日渠梁卻是有話直說,先生的提議既不符合我秦國國情也不符合實際情況。”

  贏渠梁說了一番話。

  言下之意是,雖不認可如今未央的思想。

  卻也認可衛鞅的智慧。

  想留下他來當朝為官。

  為太守。

  是為太守。

  縱然是不認可衛鞅此時的想法,卻充分的尊重人才,尊重他,給予太守位置,比起魏國來說。

  已是給予了對人才足夠的尊敬。

  然而衛鞅的志向。

  可不是留下來當個太守罷了。

  他周遊秦國,四處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