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弋漁夫 作品

第三卷 陳兵外海_六百四十二章 定論下


  傅宗龍說完,本以為崇禎會對他的策略大加讚賞,沒想到崇禎的臉頓時黑了下來。溫體仁內心竊喜,傅宗龍這個蠢貨,直接講到了崇禎最不願意聽到的事情。這時候還給青弋軍擴軍,不把劉毅抓來問罪就已經很好了。

  孫承宗一看崇禎的臉色不對,雖然當時崇禎和內閣商議的時候孫承宗還在趕回京師的路上,但是孫承宗瞭解這裡面的事情,所以他只看了一眼崇禎的表情,就已經知道事情的大概了,一定是傅宗龍提到了青弋軍,在遼東的時候自己就跟劉毅說過,青弋軍現在這麼龐大的規模,已經是違背了大明律,以前在南直隸還好,現在發生戰事,青弋軍的規模便不能隱藏,一旦被朝廷和聖上知曉,後果不堪設想,而且據劉毅所說,這次支援遼東也是抗命的結果。崇禎生性多疑,劉毅三番五次的違背皇命,恐怕崇禎心裡早就已經非常反感,只是礙於青弋軍實在太強的緣故,擔心發生變故,明面上還不能把劉毅怎麼樣。正是這種兩難的境地,讓崇禎心中會更加的不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劉毅這麼做實際上已經觸及了崇禎的底線,畢竟一支強大的軍隊如果不那麼聽話,誰會放心。

  孫承宗雖然知道崇禎內心的想法,但是畢竟他是和劉毅打了許久交道的人,他當然知道劉毅是心懷天下的大丈夫,更加知道這支新軍乃是大明開國以來都未曾見過的強軍,有了這支軍隊,大明才有了跟八旗野戰的可能,有這樣一支強軍,大明才能將建虜北虜牢牢的堵在關外。更何況大明內部還有賊寇,這樣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如果沒有一支強軍作為柱石,怎麼能保證大明的根基穩固。於情於理,劉毅的青弋軍都應該被朝廷大力支持才是。

  也罷,既然今天就是自己在朝堂上的最後一天,索性,就將後面的事情全部鋪墊好便是。孫承宗上前一步道:“陛下,傅侍郎所言極是,當然,現在國庫空虛,老臣無能,數千萬兩的銀子砸進去還是沒能將遼東守住,所以傅侍郎大力增加新軍的提議還是很有道理的,只不過事情有輕重緩急,這一次盧象升的天雄軍損失不小,老臣以為當前應當優先恢復天雄軍的戰鬥力,保證北地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並且老臣建議,既然傅宗龍為正,那是否可以讓盧象升為副,本來盧象升這次立下大功,就應當升賞,老臣索性直接保舉盧象升為遼東巡撫,數萬顆首級就在路上,其中也有天雄軍的大功勞,既然如此老臣建議,加盧象升兵部侍郎銜。”

  孫承宗這麼一說,倒是讓崇禎的思維從劉毅的事情中跳了出來,臉色好了很多。雖然劉毅抗旨不遵,可是盧象升倒是可以大用,孫承宗提議讓盧象升為副,倒是可以考慮,而且加一個兵部侍郎的頭銜也好,既然梁廷棟終究是要被換掉,那麼就要多儲備幾個兵部侍郎,這樣隨時可以替換,魏中雲此人性格不行,不能擔當大任,傅宗龍被外調,如果回朝的話倒是可以實授兵部尚書,可是在遼東局勢沒有穩定下來之前肯定是不行,盧象升又被調出去了,那兵部尚書由誰來接任比較好呢。崇禎看看百官,暫時先不考慮這個問題了,趁著孫承宗在就先將遼東的事情定下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