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弋漁夫 作品

第三卷 陳兵外海_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激鬥


  大殿上只傳來了孫承宗鏗鏘有力的聲音,雖然崇禎昨天已經和孫承宗單獨談過,多少心裡已經有了一些準備,但是在這個時候孫承宗請辭還是讓崇禎皇帝一驚。不是因為別的,從法理上來說,孫承宗確實是指揮不力,吃了敗仗,無論如何這個遼東督師的位子是不應該讓他再擔任下去了,可是話說回來,崇禎也很擔心,如果真的讓孫承宗從遼東督師的位置上離開,那麼誰可以頂上去。崇禎是一個非常愛惜臉面的人,這次的失敗由孫承宗來承擔,那麼下一次呢,如果這一次孫承宗走了,朝廷再派人去接任,出了問題的話豈不是天下百姓要將責任全部算在自己的頭上。便若現在城外的數十萬流民一樣,天下百姓不會想這是因為遼東戰事引發的連鎖反應,他們只會認為是自己這個皇帝當的不合格,自己治下的朝廷不合格,這才弄得民不聊生。

  崇禎下意識的接口道:“閣老,你要請辭?”孫承宗已經摘下了頭上的烏紗,放在地上,然後緩緩拜下。孫承宗知道,朝堂上的爭論不會有結果,什麼大朝議,不過是需要有一個人來為這件事情負責罷了。不管有沒有大朝議,孫承宗都已經準備好了對此事負責。所以請辭應該是最體面的結局了。對皇上,對遼東軍剩下來的將士們都可以有個交代。

  “陛下,臣有本奏。”文官人群中傳來一個聲音,立刻將所有人的目光全部吸引了過去。發言的正是天官王永光。王永光在吏部尚書的位置上已經待了很久的,在幾年前,特別是整治袁崇煥的時候他還是頗有發言權的,在官員們當中也有不小的威信,門生故吏也不少。可是在袁崇煥事件之後,韓爌請辭,周延儒和溫體仁相繼上臺,王永光的權力便小了許多,皆是因為周延儒和溫體仁根本就不是按照套路出牌的人。雖然吏部尚書是王永光,但是上面有周延儒和溫體仁兩人壓著,根本就不像韓爌一樣,秉公執法,該怎麼辦怎麼辦,內閣不干涉吏部的權力,可是周延儒和溫體仁怎麼可能放過吏部這個肥肉。那可是能掌握三品以下官員升遷調動的要害部門,這麼大的權力憑什麼讓王永光得到。所以隨著首輔和次輔不斷的介入,王永光的權力那是越來越小,漸漸的被邊緣化。

  不過王永光也是個厲害的人物,要不然怎麼會在清查閹黨的時候依然屹立不倒,皆是因為他這個人看風向特別準。別看周延儒和溫體仁插手他吏部的事情,他不但不生氣,反而不斷的向兩人靠攏,因為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實力根本不能和兩人抗衡,如果不能力敵,那就只能投靠,自己才能在這朝堂之上繼續順風順水,牢牢佔據天官的位置。

  不過王永光也是留了個心眼,敏銳的察覺到了周延儒和溫體仁不和,所以在這兩人之間必須要做出一個選擇。不能不說,王永光是個人才,看人神準,王永光立刻就攀上了溫體仁的大腿,他知道,未來的朝堂一定是屬於溫體仁的,因為溫體仁比周延儒還要陰,還要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