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弋漁夫 作品

第三卷 陳兵外海_四百二十二章 兵圍大淩河下


  六月十九日,八旗大軍到達大淩河城,三天前,他們攻陷了僅僅一千餘人駐守的義州城和附近幾個小堡。只有幾名外圍哨探的斥候僥倖逃生前往大淩河城報信。皇太極的大軍連一整天的時間都沒有給祖大壽他們,才過了八個時辰,前鋒兩白旗便已經到達了大淩河城下。人們常說,人數滿萬無邊無沿,更何況是一萬五千兩白旗騎兵,此次阿濟格和杜度還有多爾袞和多鐸四員大將帶領兩白旗做先鋒,皇太極給他們的任務並不是攻城,而是繞過大淩河城,進駐小淩河一線,切斷錦州和大淩河城的聯繫。

  不得不說,皇太極的情報工作做得相當不錯,基本將寧錦防線的情況摸清楚了,他知道小淩河城尚未修復,所以不可能作為錦州和大淩河之間的中轉點,既然是這樣,那麼大淩河城最近的支援點就是錦州。出發前鮑承先提議,此次作戰應略微調整,有兩個主要目標,第一是破壞明軍的戰略,最好能拿下大淩河城。第二,應該著重於消滅明軍的有生力量。因為明軍和金兵不一樣,他們的關寧鐵騎建立實屬不易,兵力不能得到及時的補充,只要殲滅關寧鐵騎,一時半會明軍根本組織不起像樣的騎兵和金兵野戰,這樣這個寧錦防線便形同虛設,如同薊鎮防線一樣,金兵可以自由進出,暢通無阻。要想達成這樣的目標不妨試試圍城打援的戰術,祖大壽和何可綱領兵在大淩河城,孫承宗和明廷不可能不救,遼東三傑,趙率教,祖大壽,何可綱三人。如今趙率教已經在己巳之變中戰死,而祖大壽和何可綱兩人同時被圍。遼東三傑眼看著就要全滅,這種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孫承宗絕對做不到見死不救。所以何可綱和祖大壽是兩個非常好的誘餌,如果先將他們兩人吞了,明軍反而會徹底放棄大淩河城,死守錦州一線跟自己拼命,金兵不可能長久的盤踞在大淩河,等到冬天前撤兵的時候,明軍又會捲土重來,這樣的話此次作戰就沒有意義了。既然又是全軍出動,就一定要取得匹配的戰果。

  皇太極深以為然,立刻和諸貝勒滿漢大臣制定了圍城打援的計劃,鮑承先在軍事方面的見解皇太極還是信服的,畢竟他在入關作戰中表現搶眼,更是除掉了袁崇煥這個心腹大患,要不是憑空冒出來一個劉毅,說不定此刻自己已經坐在紫禁城之中了。由此,圍城打援的計劃便誕生了。整個戰略說起來非常簡單,用兩白旗切斷大淩河和錦州城之間的聯繫,然後蒙古軍會從朵顏三衛的東部地盤穿過,直接威脅大福堡和沙河堡一線,說白了就是將寧遠的明軍死死的釘在寧遠,不求蒙古軍隊能取得多大的戰果,只要能將寧遠城孫承宗的主力牢牢牽制住讓他們不能全力增援錦州前線便可。就憑錦州城剩下的萬餘人,他們就算是全軍出動,也不可能是兩白旗的對手。然後動用兩藍旗兩紅旗的兵馬對大淩河城堡進行長期圍困,只圍不打。多挖壕溝,建立土山,將火炮弓箭置於土山上,居高臨下,打擊城內的守軍。不斷的騷擾他們,讓他們不得安生。另外大淩河堡城內有這麼多人,糧食補給一定會成問題,錦州的糧食運不過來,城裡的糧食又能堅持多久。根據哨探的報告,大淩河城大約每七天能得到一次錦州城的糧食補給,也就是說,現在錦州城內最多隻有七天的糧草,就算他們省著用,也絕對不會超過十五天,十五天之後,斷糧的明軍會發生什麼?自己再進行勸降,搞不好大淩河城不費一兵一卒就能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