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弋漁夫 作品

第二卷 鏖兵北地_一百七十六章 全面破關


  十月二十七日,皇太極率領精銳的三千衛隊緊趕慢趕,因為他們一人多馬,速度比正常行軍要快很多,皇太極作為大汗親自以身作則,幾天超負荷趕路,吭也不吭一聲,將士們都被大汗的精神所感動,紛紛打馬狂奔。終於在二十七日清晨趕上了已經開始攻打喜峰口的上三旗隊伍。

  喜峰口守將是趙率教麾下參將馬玉明,人稱馬閻王,使一杆八十斤重四竅八環刀,刀法在薊鎮軍中也是數一數二,本是一個小小總旗,在多次和北虜的對戰之中,殺敵無數,硬是憑著軍功升到了參將的高位,趙率教對他也是頗為器重,將喜峰口這個重要關隘交給他鎮守。

  喜峰口關隘的重要性就在於,從明朝立國開始,喜峰口就是京師最重要的北大門,因為一旦喜峰口被攻破,那麼到京師的路就只剩下一條,就是喜峰口到遵化,遵化到薊門,薊門到三河,然後是通州,到了通州幾乎就等於到了京師了,順著這條直線進軍,路上全是平原,除了薊門和遵化可以守一下以外,其餘地方根本無險可守,而且對於一個北方的遊牧民族來說,蒙古軍隊完全可以不打堅城,繞過去直奔京師,當年土木堡之變瓦剌軍就這麼幹過。現在輪到金兵了,但是套路還是一樣的,何況有蒙古兵作為先導。

  所以喜峰口是這條直線上的第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戰,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只要打破喜峰口,那麼憑藉騎兵的高機動性,攻打明國將會非常順利。

  喜峰口的守軍是一個參將營的兵力,但是大明吃空餉的事情太常見,馬玉明也不能免俗,五千六百正兵營實際只有四千多人,有一千多人的空額,但是四千人把守的喜峰口也是薊鎮防線中兵力最多的關隘了。

  此時戰鬥已經進入白熱化,金兵瘋狂的戰鬥熱情讓人膽寒,雖然是長途跋涉,可是對於長久在密林中漁獵的金兵來說,經常一待就是一個月,而且在密林中無法騎馬,還有各種毒蛇猛獸的威脅,區區十幾天的長途行軍對他們來說不算什麼,而且大汗許下的承諾讓人怦然心動,最先到達的兩黃旗未做休整,連大營都沒扎就立刻投入了進攻,猛然的突襲讓喜峰口的守軍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馬玉明聽聞有金兵攻城也是大吃一驚,這裡一向都是蒙古兵攻打,哪來的金兵,金兵不是在寧錦防線那邊嗎,和這裡隔著老遠,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他抄起八環刀,匆匆繫上盔甲,立刻上城查看,隨行還有兩百親兵,城上已經戰成了一團,清兵利用騎射的優勢,正黃旗的兵馬在城下來回飛奔,不斷放箭,死死壓制住城頭的明軍,明軍火銃佛郎機不斷轟打,但是騎兵奔馳太快,橫向跑動很難瞄準,只能是覆蓋打擊,可是偏偏人數又處於絕對劣勢,數十門大小炮,上千杆火銃很難對金兵造成巨大威脅,畢竟薊鎮的火銃可不是新軍火銃,發射又慢還容易炸膛,射程也不行,破甲能力更是不用說,上三旗可是皇太極親領,都是親信不對,裝備比起下五旗只強不弱,大量的披箭刺箭拋射向城頭,明軍傷亡陡然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