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弋漁夫 作品

第一卷 發跡東南_一百五十八章 二八式火銃中


  一行人下馬,劉毅早就急不可耐,立刻讓魯超引路,趕緊進入總局內去看看新式火銃,魯超知道劉毅的性子,也是不廢話,立刻帶著劉毅往裡走去,一大群將官跟在後面。

  進入製造總局,出現在史可法面前的是一個新的天地,只見總局的大院裡分成三個大建築,一個二層樓的建築像是辦公地點一樣,來來回回穿著白色工服的人,有老有少,他們抱著一打打的文書,圖紙來回穿梭,一些年紀大的人胸口還掛著一塊玻璃片,那是劉毅託鄭芝龍從佛郎機人那裡搞來的西洋放大鏡,一些上年紀的人看圖看字不便,使用了放大鏡之後明顯改善了很多,比如畢懋康懷裡就放著一塊佛郎機人制作的金邊單片眼鏡,就跟懷錶一樣,平時有個細細的金鍊子掛在脖子上,用的時候拿出來用手持著湊近眼眶即可。

  其實明代已有西方的眼鏡經過西域或南洋傳入我國,詩人吳寬在得到友人所贈眼鏡後寫詩致謝,詩中的描述是“圓與英莢同,淨與雲母匹”,用法是“持之近眼眶”,單片眼鏡也被稱為“單照”,“單照明時已有,舊傳是西洋遺法。”畢懋康用的正式這種,只不過樣式更為豪華,是劉毅專門買來送給他的,他非常喜歡。

  除了辦公樓,邊上是兩間大廠房,魯超介紹,一個是專門研究炮的,一個是專門研究銃和其他火器的,時間緊張,史可法也沒空細看,只得隨著劉毅他們進入了製造銃的那一間廠房,一進去在入口不遠的檯面上,擺放著一杆通體黑色的火銃,劉毅和眾人連忙走過去看。

  魯超正準備將銃拿起介紹,劉毅一擺手道:“魯大匠,先等等,我想知道你信中所提及的發明這杆,或者說提出這杆銃的新思路的人在哪裡。”

  魯超放下銃,“哦,將軍,他就在這裡,噥,你看就在那,那個穿灰色工服帶著頭巾的年輕人。”說完順手指向了遠處一個工作臺邊正在寫寫畫畫的一個年輕人,然後他大喊道:“謝偉!謝偉!你過來!”工廠裡比較嘈雜,他只能扯著嗓子喊。

  那個叫謝偉的年輕人全神貫注,好像沒有聽見魯超的喊聲。“該死的,我這麼大聲音都聽不見嗎,這小子真是。”說罷,魯超擼起袖子就要把謝偉抓過來。劉毅拍拍魯超的肩膀道:“算了,我們過去看看吧,人家在工作,打擾他應該是我們不好意思才對。”

  “可是,將軍。。。”魯超還想說話。

  “無妨!”劉毅道,然後他大步走了過去,一行人跟在後面。

  劉毅和眾人悄悄站在了謝偉的身後,他依然全身關注的在紙上寫寫畫畫,並沒有意識到身後有人,劉毅把頭湊過去看看謝偉在畫什麼,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謝偉正在畫槍口卡榫的草圖。原來自從劉毅說了三稜刺刀的構想之後,魯超和畢懋康極為重視,但是刺刀打製容易,可是怎麼和火銃組合起來卻是個大問題,本來魯超的設想是用軟木塞製作刀柄,就像現在紅酒的瓶子那樣,打仗的時候將軟木塞塞進銃口,這樣就能卡緊作戰了,但是畢懋康提出,如果這樣的話,火銃就完全變成冷兵器了,不能開銃只能當長矛,而且木塞的膨脹性,塞入之後很難拔出來,作戰的時候冷熱兵器的切換非常不便。隨即否定了這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