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弋漁夫 作品

第二十一章 飛龍駒


  眾人下了船,拿過行李,一堆堆的行李放在碼頭邊,“少爺,前方有馬車店,要不咱們僱一輛馬車,從這裡到太平府不過八九個時辰,其實某一直想問,太平府也**頭,咱們完全可以坐船直接回去,為什麼要在應天府下船呢?”劉金問道。

  “因為我想買馬,咱們在順天府因為長途運輸不便將咱們的馬匹都賣掉了,大明本就缺馬,江南馬匹更是稀少,所以要想買馬只能到大城去買,這一路最大的城就是南京應天府了。”劉毅解釋道。

  “咱們是練武之人,不能沒有好馬,而且我的騎術不好,我也想多加練習。”

  “明白了,少爺。”劉金答道,接著又道:“應天府某也曾經來過,正好江東門離咱們這裡不遠,江東門外倒是有馬店可以買馬。”

  劉毅點頭道:“走我們去看看。”

  明代的馬匹問題是歷史上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其實明朝作為大一統的皇朝在朱元璋時期其實是有大量戰馬的,這些戰馬的來源很簡單,搶!

  元末天下大亂,紅巾軍和各路義軍趁勢崛起,元朝在全國各地皆有馬場,紅巾軍只需攻城略地就能搶到馬匹,當時元軍的戰鬥力已經不是成吉思汗時代了,承平日久放馬南山,跟後世八旗子弟一樣很快就衰落了。所以紅巾軍依靠這些搶到的戰馬迅速組建了強大的騎兵,到了後期朱元璋建立政權之後橫掃群雄,統一中國,又派遣徐達常遇春等名將組建了強大的明軍鐵騎,將元軍一直打到漠北。

  但是後來因為戰爭的損耗,明軍的馬匹降低到了一個很低的水平,太祖實錄記載,全國有兵一百二十餘萬,戰馬僅四萬五千餘匹。可見當時的明朝缺馬到了什麼程度。

  其實關於養馬,很多人一直有根深蒂固的印象,自古以來戰馬都產自北方或者西北,西南邊疆地區,什麼西涼馬,蒙古馬,西番馬,河套馬,汗血馬等等,就算是中原地區也是山西,陝西,遼東地區才產馬。

  其實這是錯誤的,在明朝時期,江南地區有很多的小型馬廠,在朱元璋的號召下,私人馬場遍佈全國。並且大明朝廷創立了一套制度叫做馬政。

  明朝馬政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官牧:比如御馬監,苑馬寺這些機構使用衛所軍人養馬。二、民牧:由兩京的太僕寺所屬的官馬,給予屬地的民戶家養,同時給予一定補償。比如洪武年間,北方每戶養一匹馬,南方則每11戶養一匹馬,養馬戶如果每年能生育一匹小馬駒,則可免去服官府差役之苦。明中期以後則推行免糧養馬,每50畝田地領養公馬一匹,以此免去國家公糧交納。三、在邊境定期開馬市,和遊牧民族以茶換馬:明朝洪武末年,曾經有一年交易獲得一萬三千五百匹馬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