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弋漁夫 作品

第十六章 關於楊鎬


  寫到這裡作者插一個題外話,其實薩爾滸大戰後世總喜歡把賬算在楊鎬的頭上。其實作者認為這只是一小部分原因。我從三個方面簡要分析:

  第一,確實薩爾滸之戰敗北,楊鎬的分進合擊戰略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這種戰略也就能打打漠北馬匪或者是蒙古遊騎,因為這些人往往行蹤不定,他們馬速又快,很難抓到他們決戰,所以明軍圍剿往往採取分兵的策略,數路人馬同時出擊,將這些敵人驅趕到指定戰場加以消滅,楊鎬開始也是打的這個算盤,把努爾哈赤的戰力出眾兵精糧足的後金軍當成了馬匪遊騎,四路大軍同時出擊,將努爾哈赤的人馬壓縮到赫圖阿拉,然後就地圍殲。

  可是他沒想到的是努爾哈赤的八旗軍可不是蒙古遊騎能比的,這可是後來一統天下的超強軍事集團。到了崇禎年間,斬清兵首級一顆就可以升一級,而打李自成張獻忠之流,斬十顆首級都不能升一級,可見八旗軍的強大。到了大明最後一段時間,斬殺幾十個清兵就能稱作是大捷了。

  而大家也都知道,作為新興的國家,特別是這種軍民合一的國家,其凝聚力是非常可怕的,有點像今天的北**,可以說比北**還要團結,八旗兵一共有六萬人馬,努爾哈赤這個戰略天才創造性的將兵力集中起來使用,創造了局部以多打少的局面,本來明軍是想驅趕八旗軍,卻沒想到被數倍於己方的敵人包圍,全殲。

  這跟黨領導的解放戰爭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兵力不佔優勢的情況下,集中人馬發動三大戰役,分批消滅了國民黨反動派的軍隊。這是楊鎬總戰略的失誤。

  第二,那就是黨爭的緣故,萬曆朝開始的黨爭是明朝滅亡的根源,士大夫與君主共天下,這本身沒什麼問題,可壞就壞在這幫黨人身上,前期出了個三黨和東林黨之爭,就是齊黨,浙黨,楚黨合稱三黨,後面又蹦出個魏忠賢搞了個閹黨出來和東林黨又開始爭,一直折騰到明朝滅亡,到南明小朝廷還是這幫人禍亂朝政,導致南明撐了二十年就滅了,否則按照最初的設想,南明完全有可能成為第二個南宋的,可以和清朝劃江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