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豸 作品

第1130章.見面.(第2頁)

  聽到趙俊臣的這般說法之後,幾位幕僚也就七嘴八舌的向趙俊臣介紹起了楊洵的生平與成就。

  得知楊洵此人專精於律學之後,趙俊臣不由是有些驚訝,律學雖然是以儒家視角來闡述與解析朝廷法令,依然是屬於儒家分支,但前提畢竟是要熟悉朝廷法令,卻要比尋常的儒家學問實用多了。

  再得知楊洵當年捨棄了大好前程、主動返回家鄉拿出一生積蓄辦學、專注於教化雲貴百姓十年之久以後,趙俊臣更是不由心生敬佩,因為趙俊臣本人就做不到這一點,更認為楊洵與那些只懂得沽名釣譽、埋首於故紙堆的尋常大儒完全不同。

  等到幾位幕僚向趙俊臣介紹完了楊洵的生平成就之後,牛輔德稍稍猶豫了一下之後,又繼續補充道:“不過,近幾年以來,楊洵大儒在儒家之中受到了許多爭議,很多讀書人認為楊洵大儒的某些觀念已是偏離了儒家正途,更接近於純粹的法家……但即使是如此,也沒有任何人敢否認他的當世大儒身份。”

  另一邊,李倫則是感嘆道:“當世的多數大儒,皆是集中於京城、江南、以及西安三地,就是因為這三地的文化昌盛,讀書人極多,相互吹捧之下自然是容易出名氣,也就很容易出現大儒,而楊洵大儒久居雲貴之地,並沒有那麼多的相互吹捧,卻依然是公認的當世大儒,僅是這一點就極為不易了。”

  最終,蘇西卿總結道:“這兩點反而是證明了楊洵大儒的學問高深、成就極高,否則他早就被別的大儒們斥為異端了。”

  聽到這些介紹之後,趙俊臣若有所思,喃喃道:“某些觀念更接近於純粹的法家嗎……”

  在趙俊臣的理解之中,所謂的純粹法家,就是牧民之術,就是勢、術、法的三者結合,乃是帝王統御臣民的手段,從某方面而言已經很接近於帝王心術了。

  “難道說,這位楊洵大儒就像是前任太子太師、趙山才的恩師何明一般,乃是一位精擅於帝王心術的大儒?而且他的帝王心術還是由律學延伸而出,所以他不僅是善於權謀之道,更還熟悉朝廷法令?若是這樣的話,此人還真是一位真正的大才……我若是能夠擁有此人的支持與協助,今後許多事情必然是可以事半功倍。”

  想到這裡,趙俊臣對於這位楊洵大儒更為重視了,也就與幾位幕僚詳細商議了自己與楊洵相見的流程與細節。

  最終,趙俊臣則是做出決定,只要機會合適,他完全可以當場向楊洵拜師,也徹底把楊洵此人拉到自己船上。

  商議結束之後,幾位幕僚就興奮離去了,而趙俊臣則是命人尋來了楊洵的近期著作仔細研讀,認為自己熟悉了楊洵的著作與觀念之後,就可以更好的投其所好。

  然而,當趙俊臣開始翻閱楊洵的幾篇著作之後,他的表情卻是連連變化。

  首先是震驚、然後是欽佩、最後則是鄙夷!

  趙俊臣的震驚,是因為他從楊洵的幾篇著作之中,發現了此人對於律法一事的看法已經完全超越了這個時代。

  根據楊洵的這幾篇著作,趙俊臣可以大概總結出五點概念。

  其一,朝廷的目前法令太過於粗陋簡單了,應該制定全面且又詳細的法律條文,用以規範所有人的行為;

  其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天子犯法與民同罪;

  其三,不僅是官民要受到法律約束,官府與朝廷也應該受到法律約束;

  其四,法令制定之後,朝廷與官府的行政力量絕不可干涉司法的正常執行;

  其五,於民而言,法無禁止皆可行,於官而言,法無允許皆不準;

  這些觀念結合在一起,竟已是很接近於現代的法學觀念了!

  也正因為發現了這一點,趙俊臣對於楊洵此人不僅是愈發欽佩,也同樣是愈發重視了。

  這樣一位眼光超越時代的大儒,價值還要遠遠高於一名同時精擅於帝王心術與朝廷法令的大儒!

  後者就算是能力手段再強,也只是拘泥於這個時代的條條框框,擁有太多的侷限性。

  至於趙俊臣的不屑,則是針對於這個時代的讀書人。

  “幸好是我刻意抽出時間、認真鑽研了楊洵的著作,否則就要險些被他們給誤導了,楊洵的這些觀念,哪裡是什麼‘法家’觀念?完全已是後世的‘法學’觀念了!

  呵,這個時代的讀書人,早已是被八股文章毀掉了腦子,而且也不瞭解後世的法學觀念,只看到楊洵的論點之中含有依法辦事、刑無等級、重視法律穩定這幾點,就想當然的認為楊洵的觀念乃是接近於法家,卻不知古時法家與後世法學有著根本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