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884章 該輪到北美了(十一)


                 德軍在德米楊斯克成功突圍之後,原本的12萬部隊中,還能立刻投入戰鬥的部隊總數只剩下2萬。其中有骷髏師的6800人,以及14000多國防軍部隊。

  其餘的10萬部隊陣亡近萬,病倒4萬,其他的則是精疲力竭,根本無力再戰。

  這些部隊立刻被編成了一個作戰群,沿著蘇聯紅軍原來的包圍線外側建立了一條約70公里長的防線,由在4月晉升為黨衛隊地區總隊長的艾克統一指揮。

  艾克師長立刻制定了針對即將追擊的蘇聯紅軍打一場反擊戰的計劃。雖然骷髏師與國防軍都非常疲憊,但是骷髏師依舊還有著頑強的作戰決心。冰天雪地中被包圍了4個月,骷髏師都挺過來了。現在身後是大量德軍部隊,物資補給源源不斷。骷髏師認為自己完全有能力給蘇聯紅軍追擊部隊迎頭痛擊。

  然而等了好幾天,蘇聯西部的爛泥地上始終沒有出現紅軍的身影。這倒不是蘇聯紅軍畏戰不前,而是蘇聯紅軍在4個多月的冬季之中同樣承受著嚴酷的自然環境,傷亡極大。

  包圍德軍的蘇聯紅軍西北方面軍為此付出的代價高達245511人,其中純減員88908人,傷病156603人。得知這消息的斯大林只是痛罵西南方面軍實力有限,卻沒有再下達繼續進攻的命令。九九小說

  前線的短暫喘息期間,德軍的宣傳機器全力運行起來。冬季防禦戰中的慘烈損失被一筆帶過,德國宣傳機構強調,“德軍已經戰勝了俄國的寒冬,俄國最大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

  作為同盟國的一員,德國的宣傳在美英法等國快速傳播。尤其是在美國,美國人民從德國在冬季的成功中感受到了巨大的鼓舞。美國報紙上對戰爭的討論也變成了,“德國人行,我們在加拿大也肯定行!”

  加拿大相對於美國,是一個類似於蘇聯的地方。同樣的天寒地凍,同樣的泥濘溼滑。美國國內有很多水平不錯的人形成了一個共識,中國大概是不會直接進攻美國本土,而是會進攻加拿大。

  作為帝國主義國家,美國知識界非常容易理解中國進攻加拿大的好處。如果美國只是死守美加邊境,並不進入加拿大作戰,中國就可以輕鬆的吊打加拿大軍隊,順利佔領加拿大。

  如果美國出兵,中美雙方大概會在美加邊境附近鏖戰。只要中國沒有徹底消滅美國的打算,與美國達成協議的難度會低很多。

  羅斯福政府內部並沒有對這種相當小兒科的地緣政治評價影響,在這幫所謂知識界的傢伙們後知後覺前,羅斯福內閣早已經將這些可能性分析的非常清楚。

  此時,羅斯福內閣成員正為最新的消息而緊張。經過了3個月的消失後,何銳以參加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方式再次出現在公眾面前。

  五一國際勞動節與美國關係極為緊密。19世紀,美國和歐洲的許多國家,逐步由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為了刺激經濟的高速發展,榨取更多的剩餘價值,以維護這個高速運轉的資本主義機器,資本家不斷採取增加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的辦法來殘酷地剝削工人。[3]

  在美國,工人們每天要勞動14至16個小時,有的甚至長達18個小時,但工資卻很低。馬薩諸塞州一個鞋廠的監工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讓一個身強力壯體格健全的18歲小夥子,在這裡的任何一架機器旁邊工作,我能夠使他在22歲時頭髮變成灰白。”沉重的階級壓迫激起了無產者巨大的憤怒。他們知道,要爭取生存的條件,就只有團結起來,通過罷工運動與資本家作鬥爭。工人們提出的罷工條件,就是要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

  1866年,第一國際日內瓦會議提出八小時工作制的口號。

  1877年,美國曆史上第一次全國罷工開始了。工人階級走向街頭遊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勞動與生活條件,要求縮短工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罷工不久,隊伍日漸擴大,工會會員人數激增,各地工人也紛紛參加了罷工運動。

  在工人運動的強大壓力下,美國國會雖然被迫制定了八小時工作制的法律。但是,某些資本家根本不予理睬,這項法律只不過是一紙空文。

  1886年5月1日,美國2萬多個企業的35萬工人停工上街,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各種膚色,各個工種的工人一齊進行總罷工。僅芝加哥一個城市,就有4.5萬名工人湧上街頭。這下,美國的主要工業部門便處於癱瘓狀態,火車變成了僵蛇,商店更是鴉雀無聲,所有的倉庫也都關門並貼上封條。

  以美國芝加哥為中心,在美國舉行了約35萬人參加的大規模罷工和示威遊行,示威者要求改善勞動條件,實行八小時工作制。1886年5月3日芝加哥政府出動警察進行鎮壓,開槍打死兩人,事態擴大,5月4日罷工工人在乾草市場廣場舉行抗議,由於不明身份者向警察投擲炸彈,最終警察開槍,先後共有4位工人、7位警察死亡,史稱“乾草市場暴亂”(haymarketriot)或“乾草市場屠殺”(haymarketmassacre)。在隨後的宣判中有8位無政府主義者以謀殺罪被起訴,4位無政府主義者被絞死,1位在牢中自殺。

  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及抗議隨後的宣判,在世界範圍內舉行了工人的抗議活動。這些活動成為了“國際勞動節”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