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狂懶人 作品

番外141 . 熟悉的問候(一)


生物自身的進化是為了適應自然環境的演變,就像人類的尾巴消失,闌尾退化,腳掌退化形成足弓,看起來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但當人類邁向太空後,生存環境變化太快,人類無法在短時間內自主產生進化。如果有一個高於人類的物種作為模板,指明方向,那麼朝那個方向進化就簡單了。

可是,人類已經是地球上的萬物之靈了,沒有可以參考的生物樣本,那麼進化的方向將會是什麼呢?

這時,有人想到可以開發某種人為催化劑,推動人的進化。不過問題也隨之產生——不管人類的探索慾望有多麼寶貴,改造環境vs改造人類自身,這兩個觀點在學術界始終都存在,而且僵持不下。

環境派和自身派,兩大派別涇渭分明。

改造環境看起來是不錯的選擇,也是自人類有文明以來許多人正在乾的事。但改造耗費的資源可謂極度龐大,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且對環境傷害巨大。一旦自然環境發生改變就得推到重來,風險也就成倍提高;

隨著科技進步和人類向外太空發展,後者相對消耗更少的優點體現出來了。而更實際的問題擺在人們眼前,許多科學預言其實需要極端時空來驗證,地球上的空間尺度以及實驗環境完全不滿足,人們需要在宇宙尺度上尋找正在發生的實驗並觀察。

所以改變人類自身,變成更加合理的選項,也是一勞永逸的方法。

這兩派的爭論在數十年間,變成了學術界曠日持久、針鋒相對的言論風暴,波及各個研究領域。

自從地球上國家的界限消失後,新一代人認識到光說無益,不管怎樣,科技進步和技術爆炸,都將促使人類的探索加快步伐。解決辦法在早該提上日程的行動面前,變得軟弱無力,不堪一擊。

莫甘娜的觀點很清晰——這都是你們自定的規則,她不認。

環境派和自身派完全可以同時發展,各自階段不同而已,沒必要爭論。

但在實際操作層面,她更傾向於改造人類自身。

因為生物學家對生命起源的猜想,也要放在宇宙尺度上尋找星際有機分子來驗證。當人類步入星際時代,它的真正價值只有在未來才能完全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