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盾 作品

第110章 要善於發動人民群眾

    世界是兩極的,這一點中國老祖宗很早就有了認知,比如道教的陰陽兩極說,比如更早的福兮禍兮論調就說明了這一切。



    胡濙莫名其妙被拉進了戶部與兵部的外貿交易權之爭卻突然成了最大的贏家,陳循自然不滿。憑什麼?我戶部該管的錢糧進出居然被兵部給劃拉了過去,雖然是皇帝陛下劃拉的也不能忍。



    “陛下,臣以為不妥。”陳循跳出來態度堅決的表示反對。



    “本朝自立國以來錢糧稅賦皆為戶部經手,就算是外番朝貢或是易市也向來有戶部參與,今日陛下命胡太傅總督,以兵部主導此事,於制不合。”



    “那依陳卿之意,戶部當如何參與才算合制?”這點心思不難猜,朱祁鈺也不會輕易上套。想參與可以,頂多也是協從。



    “臣仍然以為應當以禮部與戶部負責主管,兵部協從便是。”



    “胡卿、於卿以為呢?”轉念一想,朱祁鈺想看看于謙的意見是否真這麼大公無私。



    “臣以為…臣遵陛下旨意。”胡濙已經成了最大贏家,沒必要參與兩部的爭鬥。



    “回陛下,臣以為陳尚書所言也並不無道理。各鎮官軍若是過多經手銀錢難免會有人懷了不同的心思。官軍將士們心思還是要純一些為妥當些,令行禁止心無旁騖才能更好的為國效力。”



    于謙的一席話讓朱祁鈺陷入沉思,似乎在內心深處記得某一個時段,某個農業大軍的百萬軍隊也參與到了時代改革“創收”大軍中。為了能夠獲得收益,軍方的庫房都被改成沿街商鋪出租給商戶用於經營創收,軍隊中瀰漫著的菸酒銅臭味遠遠超過軍人訓練時汗水與鮮血散發出的味道。



    但是大明永樂之後就已經開始以文抑武,從而使武人地位逐步下跌,直至崇禎時文武之間幾乎成了水火不容的局面。官武率領大軍就敢看著文人總督自己揮舞刀劍衝向敵營,自己輕飄飄的甩甩衣袖率領大軍劃一個漂亮的孤線全體掉頭連自己總督的屍身都不帶收的。



    究其原因,文武相制走的太左了,在心底裡被積壓下來的仇恨一旦暴發出來不是某個不著調的皇帝一道聖旨就能解決的。



    “不準。”經過一番思考,朱祁鈺仍然態度堅決的否決了陳循的奏請。



    “朕記得曾在宣德、正統年間奏報中看到過各地衛所有專設吏目一職負責恤軍,這些年過去了官軍因為這些吏目專事體恤軍士過得好了嗎?”當然沒有,正統年間權貴、高官甚至中、低層軍官貪汙底層官軍的糧食、衣袍鞋襪甚至胡椒、食鹽的奏報就沒斷過。更不用說私役軍士、強奪軍戶妻女這些破事了。



    堂堂軍侯,顧興祖那二世祖不就是個典型案例嗎?



    “兵部、禮部、戶部、吏部、工部選調官吏專事榷場營造並日後與外番操持之事,朕講幾點要求。”朱祁鈺一句話把在一旁看熱鬧的王直、高谷也帶了進來。



    “其一,各部官吏中虛於應事的盡數裁撤。其二,榷場由兵部、工部負責營造,後由兵部負責修繕。其三,榷場由戶部負責徵稅,商戶由戶部負責放發牌照,由兵部核查身份收取規費。其四,允許進入榷場交易的商賈當是朝廷獎賞過的義商、良商優先。其五,官吏中裁撤人員用於驛站、郵路通驛保障並於各地官倉物資於榷場售賣。”



    官倉物資於榷場售賣?嘶~



    大明朝的官倉什麼玩意兒都有,鹹魚、肉乾各色布頭,直到一條鞭法才開始改為統一收銀、錢。這些物品進了官倉會成什麼樣子,有點腦子都能想得到。



    後世的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就曾出現過某些官方儲備糧庫裡採用往砂石、黃土堆上堆糧食充數的方式糊弄上級檢查。



    往砂石、土堆上倒糧食,那下面的糧食哪裡去了?縣級倉庫存儲量小,一個庫房也是數百上千噸級糧食儲備定量,國家級的儲備庫容量大,更是單倉三、五千噸的儲備量。這還是被抓到的,還有沒來得及抓到而失火的呢?



    呵呵,更何況那些魚乾、肉乾、布頭線腦了,這都沒法講理去。



    “往後官倉的儲備主要往備戰備荒上準備,正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食是根本,官倉要儲備足夠的糧食。定期將官倉儲備輪換,把陳糧出售掉再換新糧入倉。”



    按照內部審計中常用的手法發現問題,就盯著那些常年不動屁股的人就行了。但是朱元璋定下的制度又是子承父業,這就給內部腐敗和貪汙留下了瘋狂滋生的溫床。



    “之前不是交待了讓內閣牽頭變法革新嗎?不只是兵部要革新,地方官府也要革新,就從這官倉上開始。往年都是地方官府負責倉庫,往後這官倉裡糧肉油布都由戶部、兵部安排人手直接封倉接管,然後運往榷場與外番易市。就算是賑災也當如此,戶部、都察院或各衙辦差官吏直接封倉接管,然後開倉數著數放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