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李信收規費

不得不說,清風老掌門教導出來的幾個弟子都是心地善良的,只是有的時候,心地善良,並不適合在這個打打殺殺的江湖生存!

 餘楊縣常住人口就有八十萬,要是再加上流動人口,破百萬都有可能。而單單隻算餘楊縣城,各類商鋪就有近三千家。

 雖然說,這裡面絕絕絕大多數都是賣些針頭線腦、包子豆漿的小門臉,收錢也收不到幾個,但是,上了規模的酒樓、客棧、青樓、賭坊、藥鋪、兵器鋪、車馬行、酒坊、布莊...怎麼說也還是有幾十上百家的!

 但現在,你告訴我,這麼多店鋪,整個七月間的規費還不到四千兩?!

 朝廷一年包稅金額是五萬兩!先不說清風派要收到兩倍、三倍才是穩賺(因為還有各種各樣的其他費用,比如郡裡要分成)。

 單單就這五萬兩,餘楊縣一年的田稅和人頭稅有多少?

 隋沐楊雖然沒去看縣衙的黃冊和魚鱗圖冊,但是,對這些許芷晴可是信手拈來。

 餘楊縣雖然有口八十萬,但除卻未成年的小孩兒以及免稅的武者,能收到稅的也就一半多一點,然後男女對半(因為男性七十文,女性三十文),一年下來也才兩萬兩。

 而田稅,縣衙裡的魚鱗冊上雖然記載著餘楊有田一百萬畝,而且,現在享有免稅食邑的也就‘清風派’和‘三清觀’,但是,除非他清風派想站在所有武者的對立面,不然,他能收上來的田稅,也就是一半多點。

 而田又有好壞,這麼一折算,每年的田稅也就是兩萬出頭、最多三萬兩。

 兩相一加,還不夠交給朝廷的!

 所以,清風派要想‘有的賺’,向商鋪收稅就是必然,只不過按慣例,縣衙出面收的才叫‘商業稅’,分封宗門收的則是‘規費’...

 當然,如果你非要說清風派已經搞到了那麼多田地、那麼多商鋪,再加上下屬幫派交給他的‘收入分成’...但是你要明白,那些產業本就已經是清風派的了,人家總不能拿自己的錢去貼朝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