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遇江南 作品

第123章 蒙嘉興的信,佛道儒三教(第2頁)

 而與太祖皇帝畢生致力的皇權下縣下鎮相同,儒聖的畢生追求,也是將儒家書院開到大周治下的每個郡,甚至每個縣!

 真真正正的實現,所有的官員出自書院,所有的官員都是朝廷培養。

 但可惜,太祖皇帝英年早逝,魔門反撲,道門作壁上觀,佛門出工不出力。單靠儒門、世家,太宗皇帝勝的過於艱難。

 道佛儒三教雖然共立了大周,但其實,它們之間一直都是有矛盾的,不說別的,儒家想教化天下,佛門要普度眾生(信徒遍天下),這兩者就是根本的矛盾。

 而道門雖然沒有‘天下之想’,但是作為建國出力最多的一方(立國八至尊,道三,佛二,儒一,世家一,再加上太祖),最後卻感覺像是便宜了儒、佛(盛世興佛興儒),你說它們心裡能高興麼?

 總之,三教的矛盾,造成了太祖、太宗年間,皇權勢力的衰退。不過皇權不等於朝廷,在蒙嘉興的解釋裡,皇室加儒道,這是皇權;而現在的儒釋道世家,則是朝廷(其中儒很有意思)。

 所以現在的大周,弱的只是皇權而不是朝廷;當然,皇權的弱也只是相對。就像現在,儒家仍然沒有放棄皇權下縣下鎮的野望(但這個時候的下縣下鎮已經與太祖時期不一樣了)。

 而在大周的制度裡,大週二十道兩百郡兩千縣,其縣令、郡守、安撫使,再加上它們的學正,這些職位一直都是儒門的禁臠!

 當然,儒門為了拿到這個權力,也是付出了代價的。

 而這,就要從一個縣令的權力與義務談起。

 ……

 以餘楊縣為例,能夠稱為朝廷直管的官員其實也就五個,縣令、學正、主簿、縣尉以及金牌巡天衛!

 其中,縣令管總;學正負責縣學;主薄管理稅收;而縣尉和執法者聯手維護地方治安。

 只不過,由於縣令和學正必定是出自儒家的r9書院,所以,在地方學正一直以來都是縣令(郡守、安撫使)的最主要支持力量。

 而主簿和執法者則是代表皇權的縣衙勢力和地方勢力博弈的關鍵!只不過執法者勢微已經很久,所以,現在評判一個地方是皇權力量佔有還是地方力量佔優看的便只有主薄。

 這也是為什麼四大家族一動主薄黃世賢,徐光遠就‘心急火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