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莊主 作品

第1章 東海倭人

建武三年,皇帝楊佑,命工部侍郎宇文悌開鑿運河,自西苑引谷、洛水達於黃河,自板諸引河通於淮。

 建武四年,運河完工,連接黃河與淮水,史稱“通濟渠”。

 建武十三年,宇文悌,遷將作大匠,升工部尚書,任營東都副督,負責營建新都洛陽。

 --《北朝周史》

 倭在中原東方大海,依山島為居,凡百餘國。

 --《天下地理圖志》

 北周與南陳,大致以淮水為界,南北而治。

 北周的徐州直面南陳的揚州,為戰略要地,更是周、陳海上水軍戰力比拼之所。

 是以青州東萊郡蓬萊縣建造的船隻,多數開往徐州東海郡朐山縣。

 李燁這次搭乘的正是一艘巨型樓船。

 而負責這艘樓船的是徐州軍的一名折衝都尉陳啟稜。

 他三十出頭,身體壯碩,皮膚粗糙黝黑,一看就是常年在海上風吹日曬,並且身經百戰。

 要不是出身微寒,最少也是郎將了。

 這雖然不是李燁第一次出海,但是是頭一次遠途海上航行。

 海上的風景自是不必說了,碧海連天,一望無垠,令人心曠神怡。

 可是看多了也就不稀奇了。

 在船上的日子,還是比較閒暇的,李燁便在船上四處走動,瞭解整個船隻的構造。

 陳啟稜雖然不知道李燁的身份,但是能讓青州右屯衛大將軍王偃師帶話囑咐照顧的人,想必來頭不小。

 陳啟稜不是曲意逢迎之人,可也不會輕易得罪人。

 是以李燁在船上可以隨意走動,而且待遇頗高。

 作戰用的樓船一般分三層,第一層為廬,第二層為飛廬,最上層為雀室

 樓船第二層是飛廬,負責船隻行駛和指揮作戰的地方。

 李燁就在第二層的艙室裡,和陳啟稜探討一些水軍的問題。

 “陳都尉,聽說南陳的水軍比我們北周要強大一些,果真如此嗎?”

 “其實兩國的船隻種類,船隻數量相差不多。

 只是南陳江河縱橫交錯,水網密佈,是以南方人善水,兵員充足一些。

 而咱們北周善水者少。北周十二個州,只有幽州,青州,徐州臨海。

 是以他們的水軍是強過我們一些。”

 “那北周除了青、徐兩州之地,還有其他水軍嗎?”

 “自然是有的。豫州就有一支最大的內河水軍,掌軍的是南陽盧家。李公子應該知道南陽盧家吧?”

 陳啟稜這也是在探李燁的口風。

 李燁卻沒有回答,只是盯著遠處的海面,因為他發現那裡出現了幾個黑點。

 於是便提醒道:“陳都尉,好像有幾艘船在朝我們駛來。”

 陳啟稜和一眾軍卒可沒有李燁的眼力。

 過了一會兒,他們才順著李燁指著的東北方向,發現了不少黑點在逐漸向這邊靠近。

 再靠近些後,李燁觀察到遠處船上人的打扮與漢人不同。

 “陳都尉,那些船上之人打扮與我們不同,應該不是我們漢人。”李燁再次提醒道。

 “極有可能是倭人。近些年他們經常在沿海劫掠來往船隻。”陳啟稜說完,略一思索,下令道,“傳令,全體戒備,打旗語,讓他們離開。”

 李燁有些意外地問道:“倭國不是在東瀛海中彈丸小國嗎?歷朝都是稱臣朝貢,怎麼敢劫掠我水軍船隻?”

 陳啟稜解釋道:“李公子有所不知。

 中原連年戰亂,倭國早就停止了朝貢。

 自北周立國,倭人更是屢屢在我中原沿海劫掠。

 與我國邦交時,倭國國主也是自稱日出天子。

 最近幾年倭人更是搶奪水軍船隻,意圖仿造,以壯大他們自己的水軍。

 當然他們搶奪的目標都是我們這種單獨航行且不滿編的戰船。”

 此次航行不是作戰,因此整船人員只有一百多號人,沒有滿編。

 而且多數是水手,軍卒只有一隊,五十人。

 李燁驚訝地問道:“哦?如此巨型船隻也有被搶奪的先例麼?”

 陳啟稜回答道:“有,但沒有成功。

 奪取的都是些小型船隻,最大的一艘也只是鬥艦。

 樓船和海鶻船高大,他們很難得逞。

 除非他們人數幾倍於我們,且其中有武功高強之人,才將我們全部斬殺,奪取樓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