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心齋 作品

第二百六十八章:敢於把自己一分為二(第2頁)

  “嗯,我說的是在無知的情況下,所以不能依據事實做出判斷,這個無知就是現存已知以外的,並不是說已知。已知沒有必要談論,因為根據經驗和事實就可以做出決策,這個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就可以了,並不需要想象力和判斷力。所以在無知的情況下,必須要想象力做判斷。而想象力來源於自由意志。因為被束縛桎梏住的思想是不會生出想象力的。因此,在已知的範圍內重複工作是不會有自由意志的想象力,不會有創新,必須超越突破向前,必須達到無知領悟,而在無知領域要做出決策,就必須要有基於自由意志的想象力,然後才能進行獨立判斷。不然想要最合適、最恰當的發而皆中節的做出正確的決策是很難的。”

  “所以先人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一方面繼承前人開創的已知,一方面要不斷突破向前,擴大對於未知的認識,這個才是真知。我們要懂得那些是已知的,那些是未知的,我們發展的邊緣範圍在哪裡,找到突破口。”

  “嗯在無知的情況下做決策會變得非常不容易,而更大的麻煩是,許多人不僅不知道自己的無知,甚至認為自己無所不知,這就是人類最致命的隱患:自以為是,好為人師!這個隱患現在已經不是隱患了,而是根深蒂固的影響所有人類了。”

  “有些人連前人已知的都沒有全知,就憑藉著利慾驅使橫衝直撞,根本不懂得自己的無知。創新突破要在對前人已知的認清以後,然後才可以超越。不然橫衝直撞只會用遠真的一無所知。所以我們一直教化民眾要歸墟清零,要懂得謙虛開放,不要自以為是,要好學不厭,學不可以已。”戎宣說道。

  “你們雖然提開放,提歸虛清零,但是從來沒有人類可以真正做到把自己一分為二。從來不知道自己知道什麼,和不知道什麼,以為學而不厭,學不可以已就能夠有知,有了一點點知識就總想著去好為人師,就要去先覺覺後覺,結果把民眾捆綁束縛桎梏住了。自己一知半解,就要覺後覺,這個是最無知的!是導致今天你們人類世界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本。”

  “你說的好像有些道理,我們還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執著於學習也是一種被誘惑,也是一種被動,但是難道這種求知慾不是善欲,不是可以嗎?”傲洪說道。

  “可欲還是不可欲,這個有一定嗎?善與不善,時而已!今日之善或許是明日之惡。可欲之謂善的魔力來自其目標的善。善的目標賦予行動者一種道德力量。擁有這些思想的領導榜樣模範者都是理想主義者,他們總是用目標的善證明手段的正當性;為了崇高的目標可以不擇手段,不論這些手段實際上是多麼殘忍。對可欲之謂善認可,可以使人完全喪失人性,變得瘋狂。即便大規模屠殺無辜也理直氣壯,或者是為了成為所以陰陽者,或者是為了某種自己想象出來的理想。理想主義可以把自己造成的任何災難都被解釋成不得不付出的代價,就像你們遇到的大鯤魚妖一樣,它認為它是在拯救天下生物,它的這個慾望是可欲,是善欲,所以它可以屠殺消滅所有生物,從來不感覺自己是惡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