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心齋 作品

第二十二:既與天為徒 也與人為徒


  “好的,我以為如果要理解這段心法,首先就是要理解什麼是’一‘,一就是不二。比如好壞、大小、貴賤、貧富、強弱等等這個都是’二‘,也就是分別判斷心。’一‘就是在分別判斷心之前要有一個無分別心,也就是平等心。分別心很容易生出來,因為人們憑藉自己的慾望感情喜好就可以直接生出來,但是用這個生出來的分別心觀察世界,得不到世界的真像。還很有可能會被能自己的慾望感情喜好遮蔽掉客觀,所觀察的世界有可能只是被包裝了的世界。比如我們見到一個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窮人或者乞丐,如果先起分別心,極有可能會想,這個人是好逸惡勞的懶惰之人。如果我們能夠一視同仁的有平等心,先不起分別心,先不去主觀武斷的判斷,那麼我們就會明白這也是一個和我們每個人一樣的人,我們就會從這個’一‘的平等心無分別心中生出仁愛憐憫之心。

  再比如我們見到一個人,多數人首先就會判斷一下,這個人對我有益,還是對我無用,這樣就是’二心‘,就是分別心。怎樣使自己達到這個一呢?我理解的就是先把這些主觀的、武斷的受到慾望喜好支配的分別心放下來。只有這個樣子,才能見世界的本來面目,也才能見自己的本來面目。

  所以達到了真人的境界,就可以’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就是說這個時候我是真正的自覺了,真正的獨立無所依了,感情呀,慾望呀等等這些主觀的因素都去除了。我能夠站在大道的立場上觀察認識這個世界了。這個’一‘我的理解就是通達無礙,沒有任何主觀的東西阻擋我能夠遊走在這個世界的所有地方,我能夠把所有的一切都貫通,也就是可以用這個’一‘把宇宙萬事萬物全部都貫穿在一起,也就是我可以‘合二為一’。盤古開天闢地是‘一生二’,如果我學會了這個法術,就能夠做到‘合二為一’。所以我以為‘通’就是一,要通就得知‘變’,也就是知道這個‘二’,明白這個‘二’是怎麼生出來的,所以我認為通就是變。變又是我們的思想,就是我們當下的一個念頭,所以‘一’就是當下一念,當下一念就是一;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範疇裡,一就是永恆。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就是世界的全部,都是這個一,一就是虛心待物,因為只有虛心才可以沒有阻礙,只有虛心才可以不存私念,只有虛心才能容納萬物,才能包含一切,所以我以為這個一就是虛心,也就是心齋。

  “其好之也一”,喜好慾望是從“一”中產生出來的,智慧知識是從“一”中產生的,煩惱憂愁也是從“一”中產生的,都離不開這個一。好,好什麼呢?好爭強鬥狠,好酒色財氣,只要是喜好都是從這個一生出來的。“其弗好之也一”,不喜歡,也是從這這個一里面生出來的。所以一生二。這個就是我對於女媧頭領你剛才說的心法的理解,還請你多多給與解釋。“廣成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