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機密也是機密 作品

第1239章 蜀國一個小故事

蜀國最近發生了一件事情,一個縣令轄區內百姓餓死無數,但是當地稅收全部收了上來,這名縣令叫張英。

 由於去年蜀國和周邊國家一樣發生了旱災。

 為了救濟百姓,又不想自己損失,蜀國和大多數國家一樣,採取的是借貸糧食給百姓的辦法,借一石還兩石。

 所有蜀國官員都清楚,執行下去能1石只還4石就已經能稱為清官了。

 張英這個人能力一般,但是他有一點不是常人具備的,那就是忠誠,無論何時,他都會堅定不移站在蜀王劉璋一方。

 朝廷發文給地方,訴說了朝廷的艱難,希望大家共同度過難關。

 張英所管轄的縣大約有3000多戶,1.43萬人。

 張英想到了朝廷的艱難,他不顧百姓現狀,強行要求去年稅收要上交。

 百姓沒有任何辦法,你拒絕交稅將被當成反賊對待,這裡的百姓多年教育也變得溫順了不少。

 最後,張英以各種手段逼著百姓借貸或者生存的基本口糧全部上交。

 劉璋得知後,張英受到表揚,劉璋打算提拔他。

 不過,很快就傳來噩耗,那就是不斷有百姓餓死,一些百姓吃完觀音土喝水,整個腸道全部堵塞,很難救下來。

 而瞭解張英做法以後,蜀國朝廷爭論不斷。

 支持張英的人認為,張英是為了朝廷,他自己並沒有貪汙錢糧。

 反對張英的人認為,張英這種做法極端,這不是逼著百姓造反嗎?

 雙方僵持不下,劉璋只能將張英押到朝堂。

 去掉刑具以後,張英對著劉璋跪拜以後站了起來。

 不少人開始指責張英草菅人命。

 面對無數人的怒火,張英對著所有的人說了一段話。

 “我是蜀國的縣令,我的縣令是大王給的,大王有難,我必然想法支持。

 庶民百姓能給我什麼?我想升官,靠他們行嗎?

 自古以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是為臣者本份。

 請問,下官究竟做錯了什麼?

 難道為大王排憂解難錯了?

 作為臣子,我們摸著良心說一句,誰會為了一群不認識的人自毀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