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先生 作品

第201章 受阻江戶城

陸巡說道:“施將軍這招實在是妙啊,咱們不但趁火打劫了,還順帶著打亂森野太郎的計劃,大大削弱日本的實力,真是一舉兩得。”

 施江說道:“你可不要小瞧日本,唐朝時候日本還曾想吞併高麗,然後佔領大唐呢,這日本人野心大著呢,白江口一戰,要不是唐朝擊敗日本,現在的日本不一定有多狂妄呢!”

 施江說的白江口之戰正是中國和日本的第一次正面戰爭,不過當時日本的名字還是漢光武帝劉秀賜給的倭國名字,史稱“唐倭戰爭。”

 大唐和日本的第一場戰爭“白江口之戰”發生在公元六六三年,是中日兩國作為國家實體進行的首次交戰,也是唐朝阻止日本擴張的重要事件之一,此戰打的日本一千年不敢覬覦中原,直到明朝時期出了個豐臣秀吉。

 當時,朝鮮半島上原本有三個國家:高句麗、百濟、新羅。

 高句麗、百濟都與日本有密切的聯繫,而新羅則與大唐結盟。唐朝為了統一東亞地區,於公元六六零年發動了攻滅百濟之戰,派遣大將軍李積率領水陸大軍攻打百濟首都泗沘城,並在同年八月二十八日攻克泗沘城,百濟國就此滅亡。

 而日本經歷了大化革新,實力大增,想法自然也就多了,將朝鮮半島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認為大唐吞併百濟國是損害了日本的利益。

 日本為了維護自己在朝鮮半島的利益,在公元六六一年派遣日本王子尼吉率領大軍前往援助百濟殘餘勢力,並與高句麗聯合對抗唐朝和新羅。唐朝為了徹底消滅倭軍和百濟殘軍,並鞏固自己在朝鮮半島的控制權,於公元六六三年派遣蘇定方率領水軍前往支援李積,並與新羅水軍合作,在白江口迎擊倭軍。

 六六三年八月二十七日,日軍和百濟殘軍在白江口附近的海域集結,準備與大唐和新羅水軍決戰。

 大唐水軍由名將蘇定方率領,共有170餘艘戰艦,其中有大型鐵甲船、火龍出水船等先進武器。

 新羅水軍由金春秋率領,共有50餘艘戰艦。

 日本水軍由尼吉率領,共有1000餘艘戰船,其中有大型龜船、鰲頭船等特殊武器。

 百濟殘軍由烏榮率領,共有100餘艘戰船。

 八月月二十日清晨,大唐和新羅聯軍從錦江入海口向北出擊,倭國和百濟聯軍則從白江口向南迎敵。

 戰鬥開始後,唐朝水軍利用鐵甲船和火龍出水船的優勢,對日本和百濟聯軍進行了猛烈的攻擊,並配合新羅水軍的協助,將敵人逼入包圍之中。

 日本和百濟聯軍雖然人多船多,但無法抵擋唐朝和新羅聯軍的火力優勢,並且又受到潮汐變化的影響,無法有效地調整陣型和撤退路線。

 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日本和百濟聯軍慘敗而逃。

 戰後統計,在這次海戰中,日本損失了400餘艘戰船、3000餘名士兵;百濟損失了90餘艘戰船、2000餘名士兵。

 而大唐僅損失了10餘艘戰艦、300餘名士兵;新羅也僅損失了5艘戰艦、100名士兵。

 白江口之戰展示了大唐水軍的強大實力和先進武器,但是同時也顯示了日本水軍的勇猛和頑強,如果不是大唐武器先進,從單兵作戰素養來看,日本士兵表現出來的勇猛確實不輸大唐。

 白江口之戰直接奠定了大唐在東亞地區的霸主地位,並促進了中華文化在周邊國家的傳播,同時此戰使日本深受打擊,日本舉國上下由盲目自大開始變得理性,大唐僅派遣水師便將日本舉國精銳殲滅,使得日本對大唐心服口服。

 此後,日本上表稱臣,繼東漢之後,日本再次成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國,並且大量派遣遣唐使前往長安學習中國文化,江戶城也是在這一時期按照神都洛陽的樣式修建的。

 即使中原王朝更迭至宋朝,日本依然對宋朝禮遇有加,更是將蒙古人稱為蠻夷。這也是南宋朝廷覆滅之時,眾多大臣願意前往日本的原因,那個時期的日本對中原還是仰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