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雲小散 作品

第59章 敲敲糖

敲敲糖,屬於麥芽糖,又叫丁丁糖,學名麻糖,現在地鐵口附近都能看到有人叫賣,一大塊佈滿小孔、如海綿般米黃的麥芽糖,和著糯米粉,夾雜著金屬敲擊的叫賣節奏,不停勾引過往人員的味蕾,吞嚥的涎水。

 敲糖爹爹一把小鐵錘、一把前面彎曲鐺亮的小鏟子,要多少,丈量一下,一錘下去,糖塊就遞到你手中。掰下一小塊入口,黏黏的,慢慢地融化在口水裡......

 記憶有那麼一個人:他挑著擔子,走街串巷,還不時的敲著鐵器,不斷的發出“叮叮”聲!聽到這聲音我就知道,肯定是賣麥芽糖的來了。

 在我的家鄉,這不叫麥芽糖,叫做敲敲糖,因為那糖塊特別大,每次賣糖的人都會用那特殊的刀把糖敲碎,因此我們就叫它敲敲糖。

 至於它的學名——麥芽糖,那也是後來上初中了才知道!這種傳統而又富有年代感的小吃,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叫法,有叫打白糖,飴糖,敲敲糖,麥芽糖,打糖等,看著這些不同的叫法,總有一個是屬於你最甜蜜的味道。

 記憶中還保存著這樣的畫面:麻糖師傅挑著擔子,來村裡挨家挨戶的走,時不時用手裡的鐵錘鐵片敲打出叮叮噹噹的聲音,並且自己還吆喝著“打-敲敲糖嘞”。小時候,村裡的小孩一聽到有賣麻糖的,立馬就會從家裡出來,跟著賣打白糖師傅的後面,一起叫賣,場面非常壯觀。村裡的老人一般都會有買來存著,等有小孩來家裡了,就會拿一塊出來給小孩吃。

 一直到長大後才知道,小時候吃的麻糖是用什麼做的。用料很簡單,就小麥,糯米,澱粉等。做麻糖工序雖然不怎麼複雜,但要有豐富的經驗才能做出好吃的麻糖來。

 做麻糖要先培養出小麥芽,等小麥發出的芽長到2至4釐米時,剁成小麥芽泥,就和蒸好的糯米混合。然後把拌好的小麥芽泥糯米裝進帶有蓋子的容器裡,用筷子扎一些小洞,讓它充分的和空氣接觸,便於發酵。一般發酵7至8個小時就行了。

 接下來就是熬糖了,把發酵好的糖糟用紗布袋裝好把液體擠壓出來,再放在鐵鍋裡煮。煮的時候要不停的攪拌,直至液體撈起來能拉絲了就可以。熬製的麥芽糖稀可以製作各種糖酥和花根等小吃。

 等到糖涼到半凝固時,就可以揉了。在揉糖之前,要在案板上鋪一層澱粉,防止糖都沾到案板上了,然後再把糖倒到澱粉上。揉成條狀,反覆拉,混合空氣後呈乳白色就成了小時候最愛吃的麻糖了。不過一般普通老百姓不會做麻糖和花根,只有專門的人家才會做,比較稀少,糖酥倒是家家戶戶都會做,可以保存吃半年,平時幹完農活,懶得做飯,就直接當乾糧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