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淇淋 作品

第14章 老二結婚

高考說來就要來了。

 正式恢復高考是在1977年,這一年在12月的10日,歷史上唯一一次在冬季高考的一年。

 到了1978年,高考走入正軌,全國統一命題,各省自主招生,並且時間定在了7月7日8日。當時高考就兩天。

 然後一直沿用這個高考時間。

 直到2002年的年底,非典爆發,至2003年的夏季,當年把高考時間調理為6月7日,8日,9日,一直沿用到現在,讓高考學子不受暑熱干擾。

 在1979年,那年的高考,有一個特別程序,就是高考前有一次考試篩選,名曰:“預考”。

 這年“預考”的目的,旨在減少正式高考的人數,為正式高考的人力物力減少負擔。

 這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好辦法,就好比篩子篩米一樣,分離一部分成績差的考生。

 因為預考是在各本校的教室舉行的,就是考試的模式是一樣的,一個考生坐一個桌子,全程有本校的老師嚴格監考。

 這一通預考,至少刷下了三分之一的人數,考分非常低的高中畢業生。這些被刷下的考生,是沒有資格參加全國統一高考的。以免浪費國有資源。

 易隆喜就是有預考的這一年參加高考的。

 預考時間比高考足足提前了一個多月。

 易隆喜在這次預考中,考試失利,沒能過這預考分數線,沒能參加正式的全國統一高考。

 父親易萬達自認為是自己的三兒子沒發揮好,堅決要三兒子復讀一年,繼續衝刺一把。

 易隆喜則覺得自己不適合讀書,特別是物理課和化學課,真有點像聽天書一樣,完全聽不明白老師在說什麼。眼睜睜地看著物理老師講課,是那麼的全力以赴,易隆喜自己都覺得對不起老師的這一通詳細講解,還是一頭霧水。

 本來就不願意復讀的易隆喜,被父親逼著又去學校,人在教室裡,坐著都渾身不自在,怎麼都感覺彆扭得很,學不進去的人,哪裡還有什麼動力可言。

 復讀後的高考,這次沒有預考之說,是真真實實地參加了一次全國統一高考。

 分數放榜的時候,依然如故,名落孫山的命。

 父親易萬達,因為二兒子上了大學,當然希望這樣的鴻運繼續,只可惜恨鐵不成鋼。

 為了讓老三像老二一樣,跳出農門,到廣闊的天地去闖蕩,易萬達是豁出去了,又要老三回到老四的教室裡。

 老四正上初三,初中畢業的最後一年。父親易萬達硬要把老三塞在老四的教室裡,父親也算是花費了精力。

 讓老三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返學校,還得靠他的人脈關係才能進得去喲。

 要進學校的路,都是父親給鋪好的,易隆喜只需好好讀,再考試就行了。

 為何要把老三送到初三班級呢?

 因為那一年有招收中專生的,可以從初三年級的畢業班裡,挑出最好成績的讀中專。

 那是剛恢復高考的幾年,各地高考招生都在摸索中,十多年沒有高考,各個部門,單位都需要人才,包括即將新建的大型單位等,比如,醫院,化工廠,學校……等等,凡是國家事業單位的,都需要一批人來就職上崗,所以就有在初中生中招收中專生,一兩年的學習之後,直接輸送到國家用人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