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相遇

55、相遇

 陝北一月份的天氣,最低溫度零下3度,晴轉多雲,冷嗖嗖的,山上的白雪堆積有半米。

 劉鈞一個人緩慢地走在高低不平的土地上。

 1935年10月19日,紅軍長征隊伍到達陝北的吳起鎮(現為吳旗縣),與紅十五軍團會師;中央機關11月7日到達瓦窯堡,1936年6月,遷往保安縣城,1937年1月遷往延安。很多史料說紅軍長征後到達陝北延安,而不知道中央紅軍是隔了一年多才正式遷往延安的。

 劉鈞來到紅軍長征進入陝北的第一站:陝北的定邊白馬腰嶮鄉。

 這裡溝壑縱橫,目光所及,是連綿不斷、起伏不平的丘陵。

 劉鈞通過紅星號對這一帶的地形進行了掃描,找到定邊的鐵角城,這裡只有零星的十來戶人家。史料記載,當年紅軍一支主力部隊經過這個村。

 劉鈞走到村口,看到一戶相對比較完整的石屋,就上門敲門。

 “吱呀!”

 門打開了,一個60歲左右的老漢開了門,帶有疑問的眼光。

 “請問客官有何事?”

 鐵角城離甘肅華池縣90多公里,又是通往隴東的唯一捷徑,鐵角城便成了商賈行程要道。自古以來,做販鹽、皮毛、甘草生意的人,都要從這經過,所以,經常有商人過來討水和購買草料。

 “老鄉,我想討一碗水喝!”劉鈞遞給他一個小包。

 老漢從一個瓦罐打了一碗水給了劉鈞。

 劉鈞知道,這個地方十分缺水,當地百姓要靠挖土窖積蓄一些雨水來維繫生活,所以,一碗水非常珍貴,路過的客商要麼使用自備的水,要麼向當地百姓討水時都會付錢。

 老漢一打開劉鈞給他的小包,眼睛一亮。

 這是一包珍貴的鹽,有半斤之多,這半斤鹽當地百姓一家一年的食用了。

 老漢非常高興,以前的客商討一碗水喝,也不過給幾個銅板,沒想到這個客商這麼大方。

 “客官辛苦了,進來坐一坐。”

 劉鈞不客氣,就進屋。

 看來這個老漢算是村裡比較富有的。說是富有,其實老漢穿的都是打滿補丁的衣服,屋裡除了幾個瓦罐,沒有值錢的東西。

 老漢拿來僅有的一隻小竹凳給劉鈞,他自己坐在門檻上。

 劉鈞也不計較,就和老漢攀談起來。

 從老漢口裡得知,前段時間有紅軍隊伍經過,這支隊伍跟其他過往的兵不同,不搶東西,不打人,雖然衣服破爛、身體消瘦,但紀律嚴明,對待當地群眾和藹可親。

 晚上住在一個山溝裡,從老百姓那裡買了幾隻羊和牛,都要付錢的,他們說是紅軍,是窮人的隊伍。

 “沒見過那麼好的小夥子!”

 “他們都走了嗎?”劉鈞知道這支經過鐵角城的隊伍是xxx的部隊,部隊從鐵角城出發,在行至二道峁至賀渠之間時,被胡宗南部的偵察飛機發現,敵機投彈,有五名紅軍戰士犧牲。

 部隊還與尾隨的國民黨第三縱隊37軍第8師陶崎嶽部激戰了兩個小時。

 “後來還有紅軍部隊經過嗎?”

 前幾天有一支部隊經過,他們帶著南方口音,在村裡住了一個晚上就走了,從村裡買了一些黃米和黑豆,也付錢了,還從村裡的秦滿倉家裡買走了幾隻羊。

 “這支隊伍有多少人?你怎麼知道他們是南方的?”

 “村裡的人說的,因為他們長得都比較矮小,說話的口音不像我們這邊的,這支隊伍看樣子有200多人。”

 謝謝老漢。

 劉鈞按著老漢指的方向走了,這次他牽了一隻軍馬,馬上馱著物資。

 經過一個地方,看來是與國民黨部隊交戰的地方,斷牆殘壁,炮彈炸過形成的土坑,硝煙嫋嫋;戰壕裡的血跡依然在。

 不遠處有一個突起的土包,上面插了一塊木板,但沒寫字。看來是犧牲紅軍的墳墓。

 走了大概一個小時,說是路,實際上就是羊腸小道,彎彎曲曲。

 走過一道山口,一陣陣槍炮聲傳來。

 劉鈞爬上一個山包,拿出望遠鏡。

 國民黨37軍第8師陶崎嶽部。

 一個營長模樣的軍官大罵手下。

 “你們怎麼搞的,好不容易追上這股紅軍,你們幾百人攻了幾次都沒攻破他們的陣地,他們不就是一群潰兵嗎?”

 “你們看他們的槍聲稀稀拉拉,看樣子沒多少子彈,一個衝鋒就可以衝上去!”

 “報告營長,這夥共匪人不多,但槍槍咬肉,有二十幾個弟兄被打死了,大家都不敢往前衝。”

 “休息半個小時,大家吃點乾糧,吃一泡煙,然後發起衝鋒,誰後退,我的槍就幹他孃的!”

 吸了大煙的士兵,情緒又上來了,拿起槍,開始往前衝,衝到離紅軍部隊陣地前200米的地方,

 側面突然射來一串串機槍子彈。

 “卡卡卡……”,不同於捷克式機槍的聲音,只見槍聲響起,衝鋒的敵軍紛紛倒下。

 開始他們以為是紅軍從阻擊陣地射來的,後來發現是從側面方向射來的。

 毫無準備,措手不及。

 等到敵營長髮覺不對勁時,衝鋒隊伍已倒下50多人。

 再一觀察,發現是從側面射來的火力,以為是紅軍安排的側射機槍。再一細聽,也完全不同於他們裝備的民24式重機槍的聲音,此槍聲更清脆,火力更強大,槍聲所到之處,士兵們一個個倒下。

 “只有一挺機槍,那麼厲害?”

 敵營長雖然察覺到對方只有一挺機槍,但持續的火力輸出讓他納悶,因為他們裝備的捷克式機槍的彈匣只有20發子彈,而這挺機槍子彈好像打不完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