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303章 國人大會

 這些沒有入仕的舉子,如果只是一個人發出聲音,對朝堂上的事情幾乎不會產生多少影響。

 但是他們聚集起來發出的聲音,別說朝堂上的官員要注意,就連朱由檢這個皇帝,都要關注一二。

 作為這件事的推動者,朱由檢為了把事情控制在自己掌握的範圍內,也為了促進報紙的銷量、增加報紙的影響力,吩咐京報推出增刊——

 在原本的四版報紙之外,又增設了四個版面。專門討論恩科設立、增設縣官的事情,讓在京的舉子的發表意見。

 這讓京城舉子的言論,頓時找到了匯聚地。他們紛紛踴躍發表文章,表示對恩科的支持,贊成增設縣官。

 文章之多,甚至連增加的四版都刊登不過來。以至於朱由檢只能下令,把增刊再增四版,刊載這些文章。

 得益於呂祥對印刷技術的改進,這樣做增加的成本並不多,所以報紙的售價也沒提高,仍舊以原價出售,吸引更多的人購買。

 劉宗周在琢磨周朝的制度,為大明重製禮樂。所以他看到舉人集議這件事,便想到了周朝的國人大會。認為皇帝要把這項權力,重新還給民眾。

 這件事情主要是為了配合錦衣衛工作,揪出京城可能存在的建虜間諜。但是在客觀上方便了郵遞業務,京報集團的報紙,可以根據門牌號,直接送到家裡面。

 尤其是一些高級官員,為了能早早看上報,也紛紛花錢訂閱,看報紙上的消息——

 這個門牌號,也是衛尉署的功勞。在京城各個大街小巷的名字完全確定後,他們根據房屋,為各家訂上了門牌號。並且登記戶口、重新發放戶口簿,確定常住人員和臨時居住人員。

 所以大部分官員的態度,已經轉向支持增加縣官。

 既然如此,明法科和明算科的副榜,怎麼就不能賜出身呢?

 縣級官員裡的法官、主簿職位,正適合他們擔任。

 “或者說他的性格中有投機取巧的因素,已經深入骨髓!”

 但是他們的奏疏,根本不用朱由檢去反駁。劉宗周這個重製禮樂的負責人,就把他們按了下去。

 但是太僕寺卿秦士文,已經看到了郵遞業務的前景,也看到了太僕寺在這個行業的優勢。已經打算在各地成立類似的公司,負責信件郵遞、郵運物品等等。

 這對朝堂決策,必然產生衝擊。大明所有官員,都沒有做好這個準備。

 所以他們紛紛上疏,激烈反對這件事。而且引經據典,說明這件事情的不合理。

 尤其是聽說增刊的事情是皇帝下的命令後,他們更是認為皇帝在支持他們。更加踴躍地在報紙上發表文章,表示對增設縣官的支持。

 這些人幾乎都知道,《京報》不但是皇帝讓內府監辦的,有些評論員的文章,甚至隱藏著皇帝的意圖。想把握朝堂上的風向,這份報不可不看。

 這個說法,引來很多參加明法科和明算科的舉子認同。在結果沒有出來前,他們都有登上副榜的可能。既然有機會當官,當然要積極參與。

 順著這個形勢,京報集團推出了訂閱服務。可以讓有錢的人家,一次訂購一年。京報集團會根據他們的門牌號,直接把報紙送過去。

 只是目前太僕寺對驛站的整合還沒結束,信件難以送到京城之外。這項規劃中的業務,還沒有全面展開。

 這個說法,一些舉人贊同,一些舉人卻覺得不妥。認為皇帝設立明經和明書出身就是為了選拔教職官員,還特意允許副榜舉人參與。他們這個提議,實在貪得無厭。

 這些人的態度,很快就反饋在報紙上。錢謙益發表了一篇文章,表示對增設恩科、增加縣官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