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嬌餘啟蟄 作品

第五百四十四章 杏樓風波

 餘茯苓眼中滿是欣喜,“真的?二哥兒周管事他們竟將箋紙做出來了?那什麼時候能往外賣啊?”

 餘嬌是昨日收到沈瑜的來信,餘知舟和周管事從江南迴來後,先是用餘嬌留下的手記,試著做出了楮紙。

 那手記是餘嬌根據天工開物裡的記載,又加上自己在秦嶺山下對製作楮紙的見聞所寫。

 取楮樹皮和嫩竹同塘浸潤數日,用腳踏之,把楮樹皮捆成小捆用清水蒸煮,將楮樹皮扯成絲,用石灰漿塗,入釜煮,踏去石灰水,漂洗至色白,以滾開草木灰水沭泡,陰乾河水洗料,蒸煮後水漂,剃去雜質,再次放入鍋內蒸糜,揉碎成末,入槽加水攪拌,打槽撈紙,壓去水分,火牆乾燥,從牆上揭下紙張,整理切邊打包。

 這期間要經過四次蒸煮,餘嬌聽北張村的楮紙傳人說過,其中兩次是清水蒸煮,另外兩次是鹼性溶液蒸煮,雖然過程有些麻煩,但經過這樣處理得到的紙張,才能潔白如玉,纖維勻細,表面光滑。

 餘知舟他們又用楮紙製了十色箋紙,目前已製出紅色小箋,和鵝黃小箋,餘嬌在手記中寫了不光可以用花汁給箋紙上色,還可砑製圖案,刷印山水花鳥製作花箋,餘知舟他們還在嘗試後兩種。

 “造紙坊已經運作起來了,正在趕製紅色小箋。”餘嬌說道,“第一批箋紙製作出來,應要到年後了。”

 沈瑜寄來的信中夾了兩張箋紙,餘嬌已經看過質量,楮紙本就紙質柔韌,纖維交錯,能體現墨色變化,抗老耐挫,在唐宋時期楮紙不僅用來印紙幣,官方和私人文書,卷契,書籍也都採用的楮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