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3章

 謝安驚呆了。司馬曜居然想出了這麼個辦法來。按理說,司馬曜不具備這樣的智慧才是。這個辦法,可不是他能想出來的辦法。還別說,這個辦法倒是可行的,其實也沒冤枉郗超。

 郗超當年作為桓溫的謀主,在廢立等一系列事件上必是做了謀劃了的。此事歸咎於他,確實沒有冤枉他。

 只不過,謝安不明白,司馬曜為何會執著於此事。明明可以暫時不用理會的事情。聯想到李徽也兩次上奏此事,謝安似乎感覺到了些什麼。難道說……

 謝安做了一番勸解,但是司馬曜堅持如此。謝安見難以說服司馬曜,又覺得這個辦法確實是可行的,所以最終妥協了。

 謝安是善於妥協的人,他並不想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強勢的形象。司馬曜是皇帝,他想做些事情是可以理解的。只要這件事不至於影響大局,不至於太荒唐,謝安都不會反對。

 況且,這件事明顯裡邊有些蹊蹺。司馬曜堅持,李徽的堅持,都有些奇怪。自己在這種情況下反對,便已然不是顧全大局了。桓氏不能得罪,難道司馬曜便能得罪麼?難道李徽便能得罪麼?

 那個李徽,已經上奏兩次了。若是被他知道,他的奏議兩次都是被自己而否定,他會怎麼想?他已經離自己很遠了,自己並不想推開他。

 哎,還是的顧全大局啊。

 旨意下達之後,引發了一系列的後果。庾氏平反,則當初被滅族的十幾名官員也同時平反。此事反響熱烈。

 私人場合裡,許多人都在議論此事。得出的結論中的其中一條是:徐州刺史李徽的地位已然不容小覷,在朝廷心目之中,已經到了甘冒惹惱桓氏的危險而準其奏議的地步了。

 當然,謝安做事穩妥,在聖旨發佈之前,派人專程去了荊州一趟送信,解釋此事。並且告知桓衝等人,朝廷不會對桓大司馬有任何貶言,請桓氏眾人不必心存疑慮云云。